FAQ第三期 Apache Beam基础答疑 你好,我是蔡元楠。

这里是“FAQ第三期:Apache Beam基础答疑”。这一期主要是针对上周结束的模块四——Apache Beam的基础知识部分进行答疑,并且做了一些补充。

如果你对文章的印象不深了,可以先点击题目返回文章复习。当然,你也可以继续在留言中提出疑问。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所帮助。

22 | Apache Beam的前世今生

在第22讲中,我分享了Apache Beam的诞生历程。留言中渡码、coder和Milittle都分享了自己了解的技术变迁、技术诞生历史。

unpreview

unpreview

而JohnT3e则是分享了我在文章中提到的几个论文的具体内容。他分享的论文是非常好的补充材料,也希望你有时间的话可以下载来看一看。我把链接贴在了文章里,你可以直接点击下载浏览。

MapReduce论文- Flumejava论文- MillWheel论文- Data flow Model论文

Morgan在第22讲中提问:Beam和Spark是什么关系?

unpreview

我的回答是,Spark可以作为Beam的一个底层Runner来运行通过Beam SDK所编写的数据处理逻辑。相信在读完第23讲的内容后,Morgan会对这个概念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23 | 站在Google的肩膀上学习Beam编程模型

在第23讲中,明翼提出的问题如下:

unpreview

其实明翼的这些问题本质上还是在问:Beam在整个数据处理框架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首先,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大数据处理引擎都可以作为底层Runner呢?原因是,并不是所有的数据处理引擎都按照Beam的编程模型去实现了相应的原生API。

我以现在国内很火的Flink作为底层Runner为例子来说一下。

在Flink 0.10版本以前,Flink的原生API并不是按照Beam所提出的编程模型来写的,所以那个时候,Flink并不能作为Beam的底层Runner。而在Flink 0.10版本以后,Flink按照Beam编程模型的思想重写了DataStream API。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用Beam SDK编写完数据处理逻辑就可以直接转换成相应的Flink原生支持代码。

当然,明翼说的没错,因为不是直接在原生Runner上编写程序,在参数调整上肯定会有所限制。但是,Beam所提倡的是一个生态圈系统,自然是希望不同的底层数据处理引擎都能有相应的API来支持Beam的编程模型。

这种做法有它的好处,那就是对于专注于应用层的工程师来说,它解放了我们需要学习不同引擎中原生API的限制,也改善了我们需要花时间了解不同处理引擎的弊端。对于专注于开发数据处理引擎的工程师来说,他们可以根据Beam编程模型不断优化自身产品。这样会导致更多产品之间的竞争,从而最终对整个行业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

在第23讲中,JohnT3e也给出了他对Beam的理解。

我是很赞成JohnT3e的说法的。这其实就好比SQL,我们学习SQL是学习它的语法,从而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写出相应的SQL语句去解决问题。

而相对的,如果觉得底层使用MySQL很好,那就是另外的决定了。写出来的SQL语句是不会因此改变的。

24 | 为什么Beam要如此抽象封装数据?

在第24讲中,人唯优的提问如下:

unpreview

确实,Beam的Register机制和Spark里面的kryo Register是类似的机制。Beam也的确为常见的数据格式提供了默认的输入方式的。

但这是不需要重复工作的。基本的数据结构的coder在GitHub上可以看到。比如String,List之类。

25 | Beam数据转换操作的抽象方法

在第25讲中,我们学习了Transform的概念和基本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怎样编写Transform的编程模型DoFn类。不过,sxpujs认为通用的DoFn很别扭。

unpreview

这个问题我需要说明一下,Spark的数据转换操作API是类似的设计,Spark的数据操作可以写成这样: JavaRDD lineLengths = lines.map(new Function<String, Integer>() { public Integer call(String s) { return s.length(); } });

我不建议你用自己的使用习惯去评判自己不熟悉的、不一样的API。当你看到这些API的设计时,你更应该去想的,是这种设计的目标是什么,又有哪些局限。

比如,在数据处理框架中,Beam和Spark之所以都把数据操作提取出来让用户自定义,是因为它们都要去根据用户的数据操作构建DAG,用户定义的DoFn就成了DAG的节点。

实际使用中,往往出现单个数据操作的业务逻辑也非常复杂的情况,它也需要单独的单元测试。这也是为什么DoFn类在实际工作中更常用,而inline的写法相对少一点的原因。因为每一个DoFn你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测试,或者在别的Pipeline中复用。

26 | Pipeline:Beam如何抽象多步骤的数据流水线?

在第26讲中,espzest提问如下:

unpreview

其实我们通过第24讲的内容可以知道,PCollection是具有无序性的,所以最简单的做法Bundle在处理完成之后可以直接append到结果PCollection中。

至于为什么需要重做前面的Bundle,这其实也是错误处理机制的一个trade-off了。Beam希望尽可能减少persistence cost,也就是不希望将中间结果保持在某一个worker上。

你可以这么想,如果我们想要不重新处理前面的Bundle,我们必须要将很多中间结果转换成硬盘数据,这样一方面增加很大的时间开销,另一方面因为数据持久化了在具体一台机器上,我们也没有办法再重新动态分配Bundle到不同的机器上去了。

接下来,是cricket1981的提问:

unpreview

其实文章中所讲到的随机分配并不是说像分配随机数那样将Bundle随机分配出去给workers,只是说根据runner的不同,Bundle的分配方式也会不一样了,但最终还是还是希望能使并行度最大化。

至于完美并行的背后机制,Beam会在真正处理数据前先计算优化出执行的一个有向无环图,希望保持并行处理数据的同时,能够减少每个worker之间的联系。

就如cricket1981所问的那样,Beam也有类似Spark的persist方法,BEAM-7131 issue就有反应这个问题。

28 | 如何设计创建好一个Beam Pipeline?

在第28讲中,Ming的提问如下:

unpreview

对此,我的回答是,一个集群有可能同时执行两个pipeline的。在实践中,如果你的四个pipeline之间如果有逻辑依赖关系,比如一个pipeline需要用到另一个pipeline的结果的话,我建议你把这些有依赖关系的pipeline合并。

如果你的pipeline之间是互相独立,你可以有四个独立的二进制程序。这个提问里,Ming说的集群应该是物理上的机器,这和pipeline完全是两个概念。好的集群设计应该能够让你可以自由地提交pipeline任务,你不需要去管什么具体集群适合去安排跑你的任务。

JohnT3e的问题如下:

unpreview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JohnT3e可以先退一步,看看这个需求场景到底适不适用于分布式数据处理。

分布式的核心就是并行,也就是说同一批数据集合元素和元素之间是无依赖关系的。如果你的场景对于元素的先后顺序有业务需求,可能可以看看PubSub,RPC等是不是更适合。而不是Beam的PCollection。

好了,第三期答疑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感谢在Apache Beam的基础知识模块里积极进行提问的同学们,谢谢你们的提问互动。

@JohnT3e、@渡码、@coder、@morgan、@Milittle、@linuxfans、@常超、@明翼、@ditiki、@朱同学、@Bin滨、@A_F、@人唯优、@张凯江、@胡墨、@cricket1981、@sxpujs、@W.T、@cricket1981、@espzest、@沈洪彬、@onepieceJT2018、@fy、@Alpha、@TJ、@dancer、@YZJ、@Ming、@蒙开强

参考资料

https://learn.lianglianglee.com/%e4%b8%93%e6%a0%8f/%e5%a4%a7%e8%a7%84%e6%a8%a1%e6%95%b0%e6%8d%ae%e5%a4%84%e7%90%86%e5%ae%9e%e6%88%98/FAQ%e7%ac%ac%e4%b8%89%e6%9c%9f%20Apache%20Beam%e5%9f%ba%e7%a1%80%e7%ad%94%e7%96%91.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