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漫谈企业转型:在市场变迁中寻找生机 上一次,我说到了Concur的发展史,从卖软件开始,到销售许可证,再到今天转型做Saas服务,其转型可谓非常成功,随之它的市值也不断飙升,最后被SAP以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从Concur的历程来看,企业转型可谓救治企业、阻止企业走下坡路的良方。那么企业转型是否真如Concur所经历的那般容易呢?其实不尽然。

举例来说,IBM作为一家“百年老店”,早年是做自动制表机出身,后来才转做大型计算机,之后又在各个领域遍地开花,一度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代名词,并在20世纪引领了个人计算机的发展。然而此后IBM就一蹶不振,郭士纳上台前几乎要倒闭,著名的前CEO郭士纳让IBM成功转型成为一家服务公司。可是伴随云计算的到来,IBM终于转不动了,“百年老店”也只能亦步亦趋走下坡路。今时今日,恐怕没有多少人还敢断言IBM能重回当年的辉煌。

再来看微软的例子,它从成立到奠定以Windows和Office“两条腿”为基础,全面开花发展的软件帝国,只用了20来年。但是进入新世纪,微软在努力转型的过程中,先后错失了搜索、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和手机,最后终于在云计算这摊子上转型成功。这才让这个曾经称霸世界的软件帝国,得到了喘息之机。可见转型之难。

至于转型失败的例子,那就更加比比皆是了。惠普公司曾经是最早租用斯坦福大学土地,进入斯坦福高科技园区的企业之一。它成立之后一度非常领先,在大型机、医疗器械、打印机领域都做得很好。然而惠普后来选择了一条拆分自己优质资产,从企业级产品向消费级产品转型的道路,具体来说就是要成为个人计算机的领头羊,为此惠普还买了即将倒闭的康柏。但今天来看,惠普在计算机界已经没什么影响力了。

为什么有的企业转型成功了,有的企业却转型失败了?这里面有诸多因素。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领导人的作用是巨大的。Concur如果换上了另外一位CEO,能不能够连续转型成功,就不好说了。Concur的CEO有两个巨大的优势,第一是有眼光,知道应该往哪里转型;第二是有执行力,能够执行下去。

微软的转型也是在鲍尔默下台萨提亚上台以后才成功的。其实鲍尔默在台上的时候微软内部要转型做云计算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鲍尔默始终无法有力的推动这个转型。而萨提亚上台以后,这个执行力才真正的体现出来。至于IBM,如果没有郭士纳的出现,可能早在20年前就轰然倒塌了。郭士纳的转型也是兼具了眼光和执行力。

有什么样的领导人,才会有什么样的企业。在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我们很少看到什么样的企业成就了什么样的领导人;相反地,一旦领导人开始出问题,企业的发展也就不可预料了。

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一家能够转型成功的企业,都具备另外一个条件:企业尚未濒临死亡,有足够多的现金去做转型。很多时候,在合适的时间点做转型,往往非常关键。这个时间点里,企业的旧业务刚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依然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毕竟企业的新业务需要时间来培养。

新旧交替之间,旧业务可以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才能够支撑到新业务可以造血。从这个角度上讲,倘若微软不是有Windows和Office一直源源不断地造血输血,那么屡次转型却失败的微软,它的命运也不会比惠普公司好到哪儿去。

可以这样说,企业当前造血能力越强,就越能够给企业转型上的尝试提供更大的空间、更久的时间。

盲目转型,尤其是在造血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做转型,只能是“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的状态。怎么都逃不过一个“死”字。

再次,企业转型还需要注意时机问题,时机不到,无论是过早还是过晚,都会导致转型失败。前者没人买单,后者已经有人先占坑了。但是企业转型的时机问题,很多时候和领导人的素质密切相关。F5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在合适时机转型的公司。

F5成名于互联网泡沫之前。它的产品非常有特色,可以说应用交付网络领域就是F5创造出来的市场。所以它当仁不让地坐着最大厂商的位置,一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面发展。

然而,F5网络赶上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外界对其产品的需求急剧下降,所以它有过颇为艰难的日子。在那段日子里,收缩运营规模,满足核心用户的需求,从而保证公司有盈利可以活下去,我觉得无可厚非,F5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面扩张也没错。

后来,互联网的下一次高潮和发展,让F5迎来了一次新的飞跃。各大公司的数据中心以及云计算的发展,都让F5的相关设备和应用的销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是好的方面,很遗憾F5并没有预见到这次新的互联网发展,从而导致了少数寡头的诞生。无论谷歌、Facebook,还是亚马逊、微软,对于F5的设备都是既爱又恨。价格高不说,应用规模上去之后,到底F5的设备能不能够撑得住也是个问题。

寡头的诞生让F5面临一个巨大的危机,因为这些公司有能力、有实力,可以自己造F5的设备,并且显而易见,这种投入成本可控,长期利益很好。但是这些公司初期还造不出来这些设备,所以F5如果趁着卖设备红利还高,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做转型,其实还是有成功的可能的。

等到各大寡头自己都把自己的设备研发得差不多的时候,F5不仅将面临各大公司订单的大量减少,而且将资金匮乏,直至失去转型的可能性。这样一来,F5就会自然而然陷入到“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的境地。

归根结底,一家企业要能成功转型,首先取决于领导者的眼光,其次取决于自己的造血能力。如果造血能力强,领导者眼光好,又能够挑准合适的时机,那么转型成功是可期的。否则企业往往会陷入“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的境地。而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还有救,我觉得即便有,希望也是很渺茫了。

参考资料

https://learn.lianglianglee.com/%e4%b8%93%e6%a0%8f/%e6%8a%80%e6%9c%af%e4%b8%8e%e5%95%86%e4%b8%9a%e6%a1%88%e4%be%8b%e8%a7%a3%e8%af%bb/012%20%e6%bc%ab%e8%b0%88%e4%bc%81%e4%b8%9a%e8%bd%ac%e5%9e%8b%ef%bc%9a%e5%9c%a8%e5%b8%82%e5%9c%ba%e5%8f%98%e8%bf%81%e4%b8%ad%e5%af%bb%e6%89%be%e7%94%9f%e6%9c%b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