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对话 袁店明:如何将打造自组织团队落诸实践 你好!

本周作客大咖对话的是Dell EMC敏捷与精益创业咨询师袁店明。曾任职于百度、阿尔卡特朗讯,辅导过多个产品线转型,包括商业产品、无线变现以及多个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团队转型和组织转型。目前着重于项目管理、团队转型、组织转型、精益创业、欣赏式探询以及专业引导(Facilitation)的实践和应用。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自驱动、自组织团队的相关话题。

极客时间:很多公司都希望打造自驱动的团队,那如何落诸实践,打造真正自驱动的团队呢?

袁店明:我认为自驱动的关键在于个人的Motivation(动机),同时离不开组织管理对个人的影响,包括团队项目管理的透明性、团队的规则、透明的考评机制、团队中权力与职责的分布,等等。

个人的Motivation并不单单是指薪资福利,其实,一个人在拿到公司的offer时,他的薪资待遇、职业通道就已经确定了。因为每年加薪的范畴是固定的,是你能够想象到的,除此之外,根据公司制定的晋升机制,你的升职路径也是能想象到的。所以,升职加薪不是给个人带来Motivation的主要因素,我认为其主要因素有三点。

第一点是尊重与认可,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可,感受到荣誉感与归属感。第二点是个人能力的成长,而个人成长只靠自我驱动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团队的帮助,比如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促进和知识的传递分享等。第三点是职业发展通道与个人兴趣的匹配度,也就是个人职业生涯是否符合他的个人兴趣,兴趣可以激发动力,这一点不难理解。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获得Motivation的这三点因素,其前后顺序是有关联的,先是获得认可,其次是个人能力的提升,在获得成长之后,才会更多的考虑个人职业生涯与个人兴趣的匹合度。

其实,相比自驱动,我更建议用自组织来说这个话题,内容可以更丰富。那如何打造自组织的团队呢,我认为有两个关键点:

1.分散权力

比如Scrum中,有三个角色,分别是PO(产品负责人)、Scrum Master和Team(开发团队),我觉得应该再加入一个重要角色,即People Manager,这四个角色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具体有哪些措施呢?

首先,People Manager不应该参与团队的日常运作。如果团队要更好地实现自组织,People Manager所做的事情非常多,比如招聘、培训、考核,一对一面谈等等。如果是一个几十人组织中的People Manager,这些事情就已经够他/她忙的了。

其次,Scrum master需要提醒团队成员,每个人的职责所在和权力范围,不要越界,同时需要引导团队如何更好的呈现项目进度。

在这方面,Scrum master需要做两件事,即对外透明和对内透明。先说对外透明,比如Scrum master需要提醒产品负责人,不要干涉开发团队的进度,但产品负责人一定是会很关心项目进度的,这时,Scrum master就需要引导团队及时向外部所有关系人输出信息,比如利用大白板公开工作任务及任务进度、用户故事的进度等,使产品负责人能够直观的看到项目迭代进度。

所以,作为Scrum master,需要引导团队,准确地对外输出信息,并及时更新,这样一来,外部关系人才不会越权,干涉内部团队的项目进度。

再说对内透明,Scrum master需要保证项目管理的透明性和真实性。只有项目管理真实、透明,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团队内部的信任,打造自组织团队。刚才讲到的对外的信息输出,是透明你的需求,也就是公开用户故事的状态,而对内透明,是为了保证任务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这里的真实性是任务要真实,时效性是指业务状态要及时更新。

2.设定个人与团队的成长目标

一个自组织团队,必须要让团队不断地达成自己的成长目标,同时帮助团队成员成长。在这方面,就需要Scrum master去做许多工作,比如对于个人,就需要Scrum master在回顾会议上,组织每个人展望自己下个季度的目标,并依此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成长目标。而对于团队,也需要Scrum master根据团队所面临挑战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项目计划与业务计划。总的来说,设定团队和个人的成长目标是Scrum master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

为什么又谈个人成长,又提团队成长呢?因为团队由个人组成,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团队有所贡献,在自己获得成长的同时,帮助其他人学习与提升。当然,这个团队绝对不是共产主义,只是在小团队中,拥有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环境,能够促使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而这样才能够激发自组织团队的Motivation,从而使团队越来越优秀。

极客时间:敏捷原则中提到“最好的构架、需求和设计出自于自组织的团队”,您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袁店明:这句话中,架构和设计出自于自组织团队这两点不难理解,那为什么会说最好的需求是来自于团队,而不是来自于客户呢?主要原因在于,客户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产品经理将客户需求描述出来的。那这么说,最好的需求难道来自于产品经理吗?也不是,产品经理只是把客户的痛点收集起来,至于如何用产品解决用户的问题,应该是实现需求的人最了解,也就是团队。团队需要写代码去实现产品,还要考虑到各种用户情况,因此可以说,最好的需求来自于自组织团队。

正因如此,作为一名最了解需求的技术人,就需要具备一定的产品思维,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了解用户细分人群,二是了解用户的行为和交互逻辑。

首先来看为什么要了解用户细分人群呢?极限编程中有个概念叫用户故事(User Story),是从用户的角度来描述用户渴望得到的功能,而我们有很多用户,用户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就需要我们去了解用户的细分人群,清楚我们的用户是什么人,有什么特征等,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用户故事。

举个例子,有次我带团队,做的是一款管理工作流的产品,就需要去了解这类产品的用户人群,了解这类人群的特征。团队中有一位产品经理非常聪明,想到从LinkedIn上收集信息,他搜索相关岗位就能看到对应的人有什么特点和属性,比如工作职责、教育程度、能力方向等,是一个提取用户信息的好方法。

再来看第二个产品思维,即了解用户的行为和交互逻辑。最熟悉产品的人应该是技术人员,因此技术人需要熟悉所有用户和产品的交互逻辑,比如用户先输入什么,再输入什么,以及每一个数据的边界值、各种测试情况、各种交互路径的细节等等。你作为技术人,需要对此都非常了解。当然技术团队既包括开发,又包括测试,其实测试应该要比开发更了解用户行为。

至于为什么有的技术人没能具备产品思维呢?有多方面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点。

第一个原因是产品经理与开发人员之间的矛盾,矛盾冲突加深之后,可能会让开发人员为了完成产品经理的紧急需求,而选择只求交差,放弃思考的做法。甚至于产品后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技术人员也不会去深入思考了。所以,产品与技术人之间的矛盾是产生问题的首要因素。

第二个原因是技术人没有参与用户故事内容的描述。一个好的用户故事应该遵循INVEST原则,这六个字母代表六个特性,其中的第二个字母N是Negotiable,意思是一个用户故事的内容要是可以协商的。

但很多人就忽略了协商因素。我在辅导团队时,通常会用电子工具来管理用户故事,从中能够看到用户故事的版本记录。如果一个用户故事从初稿到终稿都是由产品负责人拍板,中间没有其他任何人做改动,那这个用户故事一定是有问题的。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在产品负责人写完初稿后,开发和测试再将用户故事细化,最终经过协商后确定终稿。

我认为每个用户故事都应该加入技术人的产品思维。因为,产品经理虽然从用户端了解到了他们的需求,但对于实现需求的产品逻辑与细节,技术团队才是最清楚的,所以,产品负责人应该与开发团队共同协商,形成最终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https://learn.lianglianglee.com/%e4%b8%93%e6%a0%8f/%e6%8a%80%e6%9c%af%e9%a2%86%e5%af%bc%e5%8a%9b%e5%ae%9e%e6%88%98%e7%ac%94%e8%ae%b0/%e5%a4%a7%e5%92%96%e5%af%b9%e8%af%9d%20%e8%a2%81%e5%ba%97%e6%98%8e%ef%bc%9a%e5%a6%82%e4%bd%95%e5%b0%86%e6%89%93%e9%80%a0%e8%87%aa%e7%bb%84%e7%bb%87%e5%9b%a2%e9%98%9f%e8%90%bd%e8%af%b8%e5%ae%9e%e8%b7%b5.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