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像CEO一样思考 2008年5月,我加盟京东。实话说,刚到京东的时候,京东技术面临非常多的问题,甚至根本跟不上业务的成长。所以我在京东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准备了5个人的团队,郊区租了一个别墅,决定开始封闭开发,要把京东的网站进行改版。

我们5人团队连续征战了三个月,把整个网站都重新改写了。正是因为这次改版,京东的用户体验上了一个台阶,成为电商用户体验的标杆。那次改版之后,京东的订单从几千单突破了几万单。

在公司小的时候,很多事情CTO都必须亲力亲为。但是,当公司逐渐长大,比如2010年京东的技术团队超过了200人,开始做前后台拆分,公司的快速成长对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年后,京东的前、后台都超过了600人,技术架构必须统一,我以前从来没带过这么大的团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技术专家,我可能是够格的,但是作为一个CTO,其实我没有准备好。这时我想起这句话,站在CEO的角度思考。

经过一段波折,2012年底,我把京东整个研发体系重新管理起来。2012年到2015年5月期间,京东的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

所以,我想要跟大家分享:CTO要像CEO一样思考。其实有时候做这个决定很难,因为,这意味着你要受委屈,你要放下,你要接受很多挑战,最重要的是,你要坚持。

换位思考,CEO眼中的CTO是啥样?

一个人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两个人互相审视,一定会发现一个盲点,即你身上的问题我知道,而你不自知。

所以作为CTO,一定要360度审视自己:员工对你有什么样的要求,同事对你有什么样的要求,CEO对你有什么样的要求,特别是在他们眼中是怎么看待你的。如果你不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CTO。

那么,CTO怎么才能让别人能理解我们呢?我觉得要反过来换位思考:我们要去理解别人,如果我们很好地理解别人了,就能很好地让别人来理解我们。如果研究我们自己的话,我们是有盲点的,所以我们要把同事、员工、CEO甚至合作伙伴当做镜子,不断地反思。

通常在CEO眼里,CTO是一个「成本中心」,总是要钱、要人、要资源,还经常出事,这是一个困境。

一般来说,CTO最大的问题在于沟通。我们习惯用技术思维来沟通,在我们的世界里只有0和1,非黑即白。但是对CEO来讲,每天面临的都是不确定问题,不是靠推导逻辑可以推导出来的。

尤其做战略选择的时候,只是判断一种可能性,他面临很大的压力,这种思维模式跟技术思维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用技术思维方式去跟CEO、业务部门沟通,就会有很多问题。

2015年4月,我从京东出来创办了磁云科技,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把互联网人才、技术人才和传统行业相结合、对接?

所以我们技术人要知道,在CEO眼里,我们是什么样子,这样我们才可以去改变自己。

CEO如何思考问题?

CEO怎么思考问题呢?一般有五个维度:

先说第一个,用户维度。

一个公司其实就是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把用户吸引过来;第二件事,让用户把钱掏出来,把用户留住,持续掏他腰包。

所以CTO要研究:我们企业的用户是谁?用户从哪儿来?怎么把用户留住?怎么让用户掏腰包?怎么提升用户的转化率?这里面就有很多学问,如果在用户这个维度,能够给CEO提供一个用户的仪表盘,我们做技术就有了一个新的方向。

第二个维度是行业的维度。

我到京东以后,努力学习仓储、配送、供应链、零售等其他业务部门的知识。因为如果你不懂,你是无法跟业务部门沟通的,当然更没法同CEO沟通。

所以,CTO必须要具备行业知识,不能只讲技术,不能只用技术语言,很多时候你要结合商业和技术。你必须要懂行业,了解行业的本质。

第三个维度是竞争。

CTO要对他所在的行业了如指掌,特别是这个行业里有多少企业,处在什么样的地位。要对整个产业画一个地图,把我们企业和企业未来要演变的路径标在上面,这样才能够按照整个行业趋势去做,才能奠定自己的优势。

我们在京东的大多数时间都在研究对手,研究对手正在干什么,怎么去追求卓越,怎么超越他们。

第四个维度是生态。

也就是要关注我们的合作伙伴,特别是那些上门推销卖硬件、软件的,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很好地处理这些合作伙伴的关系,CTO的圈子不仅仅要有技术圈,还要有行业的圈子,扩大自己的圈子,找到可以帮你的人。

第五个维度是要面向未来去思考。

通常,做技术的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常常疲于奔命。其实,如果CTO能看到公司未来三年、五年的前景,可能会更得心应手。CEO的思维一定是面向未来的。所以怎么把技术的战略跟公司的业务战略结合起来,这也是CTO要研究的课题。

沟通的时候,用数据说话

在京东,我学到很好的一招:和CEO沟通的时候,尽量用数据说话。包括立项,要说清楚这个项目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不是带来技术的先进性,而是跟收入、利润或者用户体验挂钩。如果你这么去做,更能够得到业务部门的支持,也更能够得到CEO的支持。

用数据说话也意味着,每个技术团队的成长可能都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技术跟随业务。业务跑得很快,技术跟在后面,业务部门可能不满意,但是要通过技术能力的提升去满足业务的要求。

第二个阶段,技术同业务肩并肩。这个阶段需要用数据说话。在京东我们成立了一个大数据部门,对每个业务部门制定3~5个指标,每个核心指标包括100~300个小指标。每个月都会做月度经营会,各个部门PK这些指标,通过指标的PK,各个部门业务就可以提升。

也就是说,企业发展一定有一个业务验证到规模化的阶段,而规模化的时候就需要精细化,精细化的时候就需要数据说话。

我在京东的时候,曾给强东总做了一个仪表盘,打开手机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一目了然,非常清楚哪个库房出问题了,哪里打包拥堵了,我们会用三种颜色来标记业务的状态:黄色警告,绿色正常,红色报警。

尽管2014年京东要上市,2013年强东总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去了,但是不要紧,虽然有这么远的距离,他通过这个仪表盘,对公司的运营了如指掌。

第三个阶段,通过技术来引领整个公司的发展。在京东一路走来,我认为技术部门一定要换一个思路:要跟业务部门做伙伴,要帮助业务部门成功。公司一般是业务部门立项,立项一定会带上研发部门。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心态,去帮助别人成功,顺带成就我们自己,在内部就能获得很多支持。

所以在京东研发部发展的过程中,组织结构一直在变化。以前京东是一个职能化的结构,包括产品部、研发部、测试部、运维部,后来分了很多研发部。比如,采销部门有研发部,物流部门有研发部,财务部门也有研发部。

其实,当研发人员达到几千人的时候、是最需要做业务研发闭环的。研发人员同业务在一起,业务、研发、运维、运营都在一起,这样响应的速度是最快的;业务的目标就是研发的目标,这样会更有成效。

所以公司的组织结构也是CEO、CTO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如何调整以适应公司的发展。甚至每一项技术的引进、每一个项目的设立,都要回到数据上去。看看对公司带来怎样的贡献,和哪个部门有利益关系,和哪个部门去合作。

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

最后说说我自己成为一名CEO之后的一些感悟。

说实话,变化还是挺大的,比如做CTO的时候,当一门新的技术出来的时候,就会深入下去,可以亲自动手,现在就比较难做到了。我能做到的是搭一个平台,让这些牛人团结起来,在那个技术方向上能够深入下去,并且我让他们随时把进展的情况给我分享,我就能够跟上这个技术发展的步伐。

当你从CTO到CEO位置的时候,你需要有勇气来承认技术上不如CTO了,但是要保持对技术的好奇心,要跟踪技术的趋势,同时要尽量花多一点时间跟他们在一起。

另一个方面,技术现在进步非常快,但是技术怎么转化成生产力?怎么去商业变现?这是我考虑更多的问题,怎么从新技术,或者新趋势里面找到商业机会,这方面我往往很敏感。我当CTO的时候,我感觉有个框框把我框住了,那可能是企业战略或者CEO要求你要这么干,我做CEO的时候,我发现没有了框框,有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越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够让我抓住更多的机会。

在磁云科技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发现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是资金和效率,磁云科技因此逐渐明确了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思路,成为一家以区块链为核心的科技金融公司。

2016年,磁云率先布局区块链的场景应用;2018年,磁云聚焦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发布了磁云唐票产品,基于自有区块链核心技术,将行业上下游的账期资产实现了数字化和信用化,从而实现了数字资产的切分、流转和融通。

你当了家之后,你才知道柴米油盐贵,当你成了CEO,公司的生存发展就是头等大事。而且CEO承担的压力是很大的,很多人都在关注你,我当CEO之后,抗压能力更高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

作者简介

李大学,磁云科技董事长兼CEO、京东集团终身荣誉技术顾问。中国互联网+实战团发起人,正和岛互联网+部落酋长。曾担任天极网CTO、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主管技术研发体系。在京东期间,带领京东研发团队从不到30人发展到近5000人,通过技术驱动,实现了京东业务一万倍的成长。

参考资料

https://learn.lianglianglee.com/%e4%b8%93%e6%a0%8f/%e6%8a%80%e6%9c%af%e9%a2%86%e5%af%bc%e5%8a%9b%e5%ae%9e%e6%88%98%e7%ac%94%e8%ae%b0/006%20%e5%83%8fCEO%e4%b8%80%e6%a0%b7%e6%80%9d%e8%80%83.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