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最合适的技术才是最有价值的技术 很多技术人在最开始工作的时候,都会有一种误解:做技术主要的工作是要和计算机打交道,而不是和人打交道。只要技术足够牛,不用考虑太多其他的事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人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好的技术一定是从公司的状况出发,最新的、最先进的技术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技术,最合适的技术才是最有价值的技术。作为技术领导者,又该如何去把握呢?我们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几位技术负责人。

花虾金融CEO、前宜人贷CTO 段念:

在我看来,技术本身是为业务支撑服务的,换句话说,技术所有的价值最终都要通过业务结果来呈现的,我不认为技术可以独立于业务之外去体现它的价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有对于业务有好处的可能,我们都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尝试。

当然对于技术,我的另一个观点是,所有重复性的事情都应该被具体的程序化的方式所替代。所以我一直试图找到一个平衡,一方面技术是为业务支撑提供服务的,但技术人应该do smart things,应该用聪明的方法做事情,而不只是作为业务的一个实现手段。

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应该面向目标,这意味着他不会关注太多范围、界限,而是奔着把这件事情的结果给搞定。所谓目标,可以用简单的整个公司层面的目标来解决,但同时它也需要落地,每一个团队和个人都需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并不是一定要去改变什么,但需要始终在组织中间做一个清晰的传递,让大家都清楚。

另外,面向目标也就意味着整个组织的绩效管理、晋升体系等方面,都需要与之强烈挂钩。

融云CTO 、TGO鲲鹏会北京分会董事会成员杨攀:

我在微软有一段工作的经历,微软给团队的定位就是三个角色:产品、研发和测试。但实际上微软的团队模型中,这三个角色是互相交叉的,要求你每个角色都要懂其他角色的东西。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站在其他角色、其他知识领域上去考虑这个问题,当你能做到这样的时候,你在这个团队中就会是一个非常非常优秀的角色。

我觉得优秀的人,都至少能达到:1、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什么东西是对的。2、在知道是对的情况下,愿意去把事情做得更好。我是一个特别有洁癖的人,我会要求我的团队在写中英文混杂的东西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写。

要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认同正确的理念,愿意按正确的理念去做事情。

极光推送CTO兼首席科学家 黄鑫: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公司大了就需要划分部门,划分部门就需要有部门管理者,每个管理者一定会为自己的部门争取最大的利益,这个利益不仅仅是金钱层面的利益,还包括可控性、风险性等等。

举例来说,假设我们需要做一个需要多方配合项目,移动端会说我们负责的就是把数据传到后端,各种逻辑转换应该后端来做。后端会说我们负责的就是维持后端架构的稳定性,具体的业务逻辑你们来搞。数据会说你们能不能把数据清理好再传给我,这样我集群压力小。当然,三方都有自己的理由,大家都讨厌业务复杂度,保证技术架构的纯净。很多技术人员避免和其他部门产生过多的联调。这时,能站在中立角度去评估分工合理性的只有CTO。

要做到这一点,那么自然牵引出了两个必备的素质:1、全面的技术能力,不求多深,但是可以听懂不同部门的诉求和技术方案,了解不同方案的技术难度。2、 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说服能力,这一点无需多言。

恺英网络的技术支持系统副总裁 伍涛:

除了技术与管理,技术人应该进一步用商业思维武装自己,努力去思考如何帮助公司获取利润、提升市值。新的商业模式几乎都是挖掘出来的,敏锐的商业嗅觉非常重要。

我觉得最厉害的人是有理想的技术人,他们能把技术和商业结合。比如,Microsoft 的 Bill Gates 、Tesla 的 Elon Musk 、Facebook 的 Mark Zuckerberg 、小米的雷军等,那些伟大的公司都是这些有理想的、有技术背景的人创立起来的。

恺英是个小团队作战的公司,所有成功的产品都是靠业绩打出来的,在恺英只要做得好,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恺英看似低调,其实 2017 年有超过 16 亿元的净利润,能够做到这个业绩的公司并不多。能够取得这样成绩在于团队里有很多有互联网商业头脑的人,他们在思考如何在互联网行业里把握新的机会,机会来了就去做,然后把它迅速变大,成为公司一个新的业务。

苏宁云商IT总部执行副总裁、苏宁技术研究院院长 向江旭:

在创业公司,公司的业务需求、生死存亡肯定是首要问题,那技术领导者的思维方式也要把公司的生死存亡放在第一位,不需要考虑太多的系统架构更新。

但在构建系统、提出方案的时候,要跟CEO沟通清楚各个方案的优缺点,比如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前半年、一年系统可以支撑,但也许一年后要付出的代价更大,如果到时系统架构重构的话,对业务的冲击可能是现在的10倍。要把那些利弊、短中长期的厉害关系跟大家沟通清楚。

同时,技术领导者还要向CEO展示,技术不仅仅只是业务的支撑,技术还可以引领业务的发展。以电商为例,不是网站不宕机、可以卖货,就是一个好的电商系统,还需要研发大数据等技术,更好的理解用户、精准画像,做精准营销、做技术推送、提高转换率等等,这些都是帮助业务更好发展的。

Coding.net CTO 孙宇聪:

如果一个创业公司做不到统一开发环境和研发体系,那么势必会造成我们研发力量的分散。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公司事儿特别少但人特别多,因为每个人所作的事情都不通用。

完全禁止创新是不可能的。因为作为一个公司、团队必须要尝试新鲜的东西,不然难以进步。如果一个团队老用旧的东西那他就领会不到外界的好处。举一个例子,这就和像园丁打理花园一样,你可以让花随便长,但到了一定时间一定要把长得不好的砍掉,选出其中一种,或者是有限的几种一定要留住的。最终的决定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这样一个决策的过程,以及强有力的执行。

作为 CTO 来说,我的工作就是抵住 CEO 的压力。每周我们要安排一些产品上的事情,也要留出一段时间来做架构上的整理,改进,统一。我需要给程序员们留出时间,创造条件来做这些长远的事情。 只要把程序员聚到一起,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出很好的想法来,然后再把这些好的想法推广出去。

欧电云创始人 韩军:

作为公司的技术一把手,CTO一定要把握行业趋势,我觉得在行业内去看技术可能更好一些,因为对行业理解得越深,实际上你解决How的问题的能力就越高。你最好在某一个领域达到专家级的水准,这对你往水平方向扩展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很多的方法论都是相似的,你其实可以用在一个领域的深度去做一些思考,这对你有非常大的帮助。

其次是要从客户角度思考。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儿,一是因为你的客户有很多种,如高层老板、产品经理、开发人员等;二是你还要满足客户的客户,最终的用户才是产品最终有价值的东西,不是说今天满足客户就OK了,我还要满足其他用户的需求,这个难度就非常高,不是简单的说今天了解我的一个客户、一个想法就OK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还要从业务角度思考。我们发现很多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沟通经常是鸡同鸭讲,完全不在同一个沟通线。技术人员理解之后出来的东西不是业务人员想要的,再做一遍又不是想要的。很多时候因为没有同样的思维逻辑,大家其实是很难沟通的,所以作为公司技术的一把手一定要有业务思维。

结语

以上就是几位技术领导者对于技术部门在整个公司的定位的理解,哪些观点与你不谋而合,又有哪些观点是你之前没有想过的?欢迎留言与我们探讨。

参考资料

https://learn.lianglianglee.com/%e4%b8%93%e6%a0%8f/%e6%8a%80%e6%9c%af%e9%a2%86%e5%af%bc%e5%8a%9b%e5%ae%9e%e6%88%98%e7%ac%94%e8%ae%b0/011%20%e6%9c%80%e5%90%88%e9%80%82%e7%9a%84%e6%8a%80%e6%9c%af%e6%89%8d%e6%98%af%e6%9c%80%e6%9c%89%e4%bb%b7%e5%80%bc%e7%9a%84%e6%8a%80%e6%9c%af.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