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答疑解惑(三):主流消息队列都是如何存储消息的? 你好,我是李玥。

在我们一起做了两个实践案例以后,相信你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收获。在学习和练习这两个实践案例中,我希望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流计算和 RPC 框架的设计实现原理,还能学会并掌握在实现这些代码过程中,我们用到的很多设计模式和编码技巧,以及代码背后无处不在的“松耦合”、“拥抱变化”这些设计思想。最重要的是,把这些学到的东西能最终用在你编写的代码中,才是真正的收获。

照例,在每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我们安排热点问题答疑,解答同学们关注比较多的一些问题。

1. 主流消息队列都是如何存储消息的?

我在之前的课程中提到过,现代的消息队列它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的存储系统。那决定一个存储系统的性能好坏,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就是它的存储结构。

很多大厂在面试的时候,特别喜欢问各种二叉树、红黑树和哈希表这些你感觉平时都用不到的知识,原因是什么?其实,无论是我们开发的应用程序,还是一些开源的数据库系统,在数据量达到一个量级之上的时候,决定你系统整体性能的往往就是,你用什么样的数据结构来存储这些数据。而大部分数据库,它最基础的存储结构不是树就是哈希表。

即使你不去开发一个数据库,在设计一个超大规模的数据存储的时候,你也需要掌握各种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才能选择一个适合你的业务数据的数据库产品。所以,掌握这些最基础的数据结构相关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面试。

在所有的存储系统中,消息队列的存储可能是最简单的。每个主题包含若干个分区,每个分区其实就是一个 WAL(Write Ahead Log),写入的时候只能尾部追加,不允许修改。读取的时候,根据一个索引序号进行查询,然后连续顺序往下读。

接下来我们看看,几种主流的消息队列都是如何设计它们的存储结构的。

先来看 Kafka,Kafka 的存储以 Partition 为单位,每个 Partition 包含一组消息文件(Segment file)和一组索引文件(Index),并且消息文件和索引文件一一对应,具有相同的文件名(但文件扩展名不一样),文件名就是这个文件中第一条消息的索引序号。

每个索引中保存索引序号(也就是这条消息是这个分区中的第几条消息)和对应的消息在消息文件中的绝对位置。在索引的设计上,Kafka 采用的是稀疏索引,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它不会为每一条消息都创建索引,而是每隔几条消息创建一条索引。

写入消息的时候非常简单,就是在消息文件尾部连续追加写入,一个文件写满了再写下一个文件。查找消息时,首先根据文件名找到所在的索引文件,然后用二分法遍历索引文件内的索引,在里面找到离目标消息最近的索引,再去消息文件中,找到这条最近的索引指向的消息位置,从这个位置开始顺序遍历消息文件,找到目标消息。

可以看到,寻址过程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一旦找到消息位置后,就可以批量顺序读取,不必每条消息都要进行一次寻址。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 RocketMQ,RocketMQ 的存储以 Broker 为单位。它的存储也是分为消息文件和索引文件,但是在 RocketMQ 中,每个 Broker 只有一组消息文件,它把在这个 Broker 上的所有主题的消息都存在这一组消息文件中。索引文件和 Kafka 一样,是按照主题和队列分别建立的,每个队列对应一组索引文件,这组索引文件在 RocketMQ 中称为 ConsumerQueue。RocketMQ 中的索引是定长稠密索引,它为每一条消息都建立索引,每个索引的长度(注意不是消息长度)是固定的 20 个字节。

写入消息的时候,Broker 上所有主题、所有队列的消息按照自然顺序追加写入到同一个消息文件中,一个文件写满了再写下一个文件。查找消息的时候,可以直接根据队列的消息序号,计算出索引的全局位置(索引序号 x 索引固定长度 20),然后直接读取这条索引,再根据索引中记录的消息的全局位置,找到消息。可以看到,这里两次寻址都是绝对位置寻址,比 Kafka 的查找是要快的。

img

对比这两种存储结构,你可以看到它们有很多共通的地方,都是采用消息文件 + 索引文件的存储方式,索引文件的名字都是第一条消息的索引序号,索引中记录了消息的位置等等。

在消息文件的存储粒度上,Kafka 以分区为单位,粒度更细,优点是更加灵活,很容易进行数据迁移和扩容。RocketMQ 以 Broker 为单位,较粗的粒度牺牲了灵活性,带来的好处是,在写入的时候,同时写入的文件更少,有更好的批量(不同主题和分区的数据可以组成一批一起写入),更多的顺序写入,尤其是在 Broker 上有很多主题和分区的情况下,有更好的写入性能。

索引设计上,RocketMQ 和 Kafka 分别采用了稠密和稀疏索引,稠密索引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但查找性能更好,稀疏索引能节省一些存储空间,代价是牺牲了查找性能。

可以看到,两种消息队列在存储设计上,有不同的选择。大多数场景下,这两种存储设计的差异其实并不明显,都可以满足需求。但是在某些极限场景下,依然会体现出它们设计的差异。比如,在一个 Broker 上有上千个活动主题的情况下,RocketMQ 的写入性能就会体现出优势。再比如,如果我们的消息都是几个、十几个字节的小消息,但是消息的数量很多,这时候 Kafka 的稀疏索引设计就能节省非常多的存储空间。

2. 流计算与批计算的区别是什么?

有些同学在《[29 流计算与消息(一):通过 Flink 理解流计算的原理]》的课后留言提问,对于“按照固定的时间窗口定时汇总”的场景,流计算和批计算是不是就是一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分析一下就明白了。

比如,你要在一个学校门口开个网吧,到底能不能赚钱需要事先进行调研,看看学生的流量够不够撑起你这个网吧。然后,你就蹲在学校门口数人头,每过来一个学生你就数一下,数一下一天中每个小时会有多少个学生经过,这是流计算。你还可以放个摄像头,让它自动把路过的每个人都拍下来,然后晚上回家再慢慢数这些照片,这就是批计算。简单地说,流计算就是实时统计计算,批计算则是事后统计计算,这两种方式都可以统计出每小时的人流量。

那这两种方式哪种更好呢?还是那句话,看具体的使用场景和需求。流计算的优势就是实时统计,每到整点的时候,上一个小时的人流量就已经数出来了。在 T+0 的时刻就能第一时间得到统计结果,批计算相对就要慢一些,它最早在 T+0 时刻才开始进行统计,什么时候出结果取决于统计的耗时。

但是,流计算也有它的一些不足,比如说,你在数人头的时候突然来了个美女,你多看了几眼,漏数了一些人怎么办?没办法,明天再来重新数吧。也就是说,对于流计算的故障恢复还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另外,你数了一整天人头,回去做分析的时候才发现,去网吧的大多数都是男生,所以你需要统计的是在校男生,而不是所有人的数量。这时候,如果你保存了这一天所有人的照片,那你重新数一遍照片就可以了,否则,你只能明天上街再数一次人头。这个时候批计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因为你有原始数据,当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改变算法重新计算。

总结下来,大部分的统计分析类任务,使用流计算和批计算都可以实现。流计算具有更好的实时性,而批计算可靠性更好,并且更容易应对需求变化。所以,大部分针对海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只要是对实时性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场景,大多采用的还是批计算的方式。

3. RPC 框架的 JDBC 注册中心

上节课《[34 动手实现一个简单的 RPC 框架(四):服务端]》的课后思考题,要求你基于 JDBC 协议实现一个注册中心,这样就可以支持跨服务器来访问注册中心。这个作业应该是我们这个系列课程中比较难的一个作业了,我在这里也给出一个实现供你参考。

这个参考实现的代码同样在放在 GitHub 上,你可以在这里查看或者下载,它和之前的 RPC 框架是同一个项目的不同分支,分支名称是 jdbc-nameservice。同样,我把如何设置环境,编译代码,启动数据库,运行这个 RPC 框架示例的方法都写在了 README 中,你可以参照运行。

相比于原版的 RPC 框架,我们增加了一个单独的 Module:jdbc-nameservice,也就是 JDBC 版的注册中心的实现。这个实现中,只有一个类 JdbcNameService,和 LocalFileNameService 一样,他们都实现了 NameService 接口。在 JdbcNameService 这个注册中心实现中,它提供 JDBC 协议的支持,注册中心的元数据都存放在数据库中。

我们这个思考题,其中的一个要求就是,能兼容所有支持 JDBC 协议的数据库。虽然 JDBC 的协议是通用的,但是每种数据库支持 SQL 的语法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这里把 SQL 语句作为一种资源文件从源代码中独立出来,这样确保源代码能兼容所有的 JDBC 数据库。不同类型的数据的 SQL 语句,可以和数据库的 JDBC 驱动一样,在运行时来提供就可以了。

这个数据库中,我们只需要一张表就够了,这里面我们的表名是 rpc_name_service,表结构如下:

img

为了能自动根据数据库类型去加载对应的 sql,我们规定 sql 文件的名称为:[SQL 名] [数据库类型].sql。比如我们使用的 HSQLDB 自动建表的 SQL 文件,它的文件名就是:ddl.hsqldb.sql。 JdbcNameService 这个类的实现就比较简单了,在 connect 方法中去连接数据库,如果 rpc_name_service 不存在,就创建这个表。在 registerService 中往数据库中插入或者更新一条数据,在 lookupService 中去数据库查询对应服务名的 URI。

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在 CLASSPATH 中包含下面几个文件:

  • add-service.[数据库类型].sql
  • lookup-service.[数据库类型].sql
  • ddl.[数据库类型].sql
  • 数据库的 JDBC 驱动 JAR 文件。

在我们这个实现中,已经包含了 HSQLDB 这种数据库的 SQL 文件和驱动,你也可以尝试提供 MySQL 的 SQL 文件和驱动,就可以使用 MySQL 作为注册中心的数据库了。

4. 完成作业的最佳姿势

我们案例篇的几个编码的作业,都是基于课程中讲解的代码进行一些修改和扩展,很多同学在留言区分享了代码。为了便于你修改和分享代码,建议你使用 GitHub 的 Fork 功能,用法也很简单,在示例项目的 GitHub 页面的右上角,有一个 Frok 按钮,点击之后,会在你自己的 GitHub 账号下面创建一份这个项目的副本,你可以在这个副本上进行修改和扩展来完成你的作业,最后直接分享这个副本的项目就可以了。

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这次热点问题答疑的全部内容了,同时我们这个系列课程的最后一篇:案例篇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这个案例篇模块不同于前两个模块,之前主要是讲解一些消息队列相关的实现原理、知识和方法技巧等等,案例篇的重点还是来通过实际的案例,来复习和练习前两篇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识。我们案例篇中每节课的作业,大多也都是需要你来写一些代码。

希望你在学习案例篇的时候,不要只是听和看,更重要的就是动手来写代码,通过练习把学到的东西真正的消化掉。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代码。

参考资料

https://learn.lianglianglee.com/%e4%b8%93%e6%a0%8f/%e6%b6%88%e6%81%af%e9%98%9f%e5%88%97%e9%ab%98%e6%89%8b%e8%af%be/35%20%20%e7%ad%94%e7%96%91%e8%a7%a3%e6%83%91%ef%bc%88%e4%b8%89%ef%bc%89%ef%bc%9a%e4%b8%bb%e6%b5%81%e6%b6%88%e6%81%af%e9%98%9f%e5%88%97%e9%83%bd%e6%98%af%e5%a6%82%e4%bd%95%e5%ad%98%e5%82%a8%e6%b6%88%e6%81%af%e7%9a%84%ef%bc%9f.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