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少谈点框架,多谈点业务 59 | 少谈点框架,多谈点业务你好,我是七牛云许式伟。

架构是共识确认的过程

对于架构这件事情,有不少让人误解的地方。前面在 “[57 心性:架构师的修炼之道]” 一讲中,我们提到过架构师需要掌握的三大技能:
  • 理需求的能力;
  • 读代码的能力;
  • 抽象系统的能力。

这里面除了 “读代码” 这件事可能允许没有什么显性的产出外(其实也应该有,去读代码通常意味着缺架构设计文档,所以按理应该去补文档),其他两类事情要做好都不容易。

就理需求的能力而言,很多架构师一不知道要做需求分析,二不知道需求分析的产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需求分析可以说是架构师最没有概念的一个环节,尽管它至关重要。这一块领域特征比较明显,课堂上讲师授课的方式,很难有好的成效,更适合以实训的方式来强化。

就抽象系统的能力而言,很多架构师爱画架构图。画完了架构图,他就认为架构做完了,下一步该去编码。

这有什么问题?

首先,架构过程是团队共识形成与确认的过程。共识是需要精确的、无歧义的。而架构图显然并不精确。

团队没有精确的共识很可怕,它可能导致不同模块的工作牛头不对马嘴,完全无法连接起来,但是这个风险没有被暴露,直到最后一刻里程碑时间要到了,要出版本了,大家才匆匆忙忙联调,临时解决因为架构不到位产生的“锅”。

这时候人们的动作通常会走形。追求的不再是架构设计的好坏,而是打补丁,怎么把里程碑的目标实现了,别影响了团队绩效。

我们作个工程师的类比,这种不精确的架构,就好比建筑工程中,设计师画了一个效果图,没有任何尺寸和关键细节的确认,然后大家就分头开工了。最后放在一起拼接(联调),发现彼此完全没法对上,只能临时修修改改,拼接得上就谢天谢地了。是不是能够和当初效果图匹配?让老天爷决定吧。

更精确描述架构的方法是定义每个模块的接口。接口可以用代码表达,这种表达是精确的、无歧义的。架构图则是辅助模块接口,用于说明模块接口之间的关联。

为了证明接口的有效性,架构师还应该过一遍所有的用户故事,以伪代码或流程图的方式,把所有用户故事过一遍,确认模块之间的接口串起来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实际上更有效的方法是在概要设计(也叫系统设计)阶段就把框架代码写出来,真真正正用代码,而不是伪代码,把用户故事串一遍。

代码即文档。代码是理解一致性更强的文档。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把联调工作做到了前头,工程的最大风险就得到了管理。剩下来的就是每个模块自身的好坏,这就和组织能力无关,只取决于我们招聘的工程师个体素质了。

所以模块的接口,是架构设计的核心。

别让框架绑架业务

接口代表什么?接口代表业务。架构图代表什么?架构图代表框架。

不要让框架绑架业务。

在架构的两侧,一边是用户需求,一边是技术。接口代表用户需求,代表业务。框架代表技术,是我们满足需求的方法。

框架它是重要的。但是不要让框架反客为主,溢出模块边界。在系统迭代的过程中,框架会经受变化,以适应需求的演进过程。

抓住稳定的东西,比追逐变化更重要。

框架,体现的是需求泛化的能力。从架构思维角度上来说,它是通过抽象出需求模板,把多个需求场景中变化的部分抽离出来,形成相对稳定的泛化需求。

框架的抽象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既依赖我们抽象系统的能力,也依赖我们对领域需求的理解程度。所以框架会随着时间而迭代,逐步向最理想的状态逼近。

如果框架不能满足需求,但我们不迭代框架,而是硬生生去添加这样的功能需求,会发生什么?

结果是,代码逃逸出框架,把系统搅得支离破碎。这时候你可能能够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但是你可能说没办法,里程碑的截止时间就在那里,没办法。

这实际上是大框架面临的最大挑战。它最好能够提前预测所有可能的需求,以此抑制潜在代码逃逸的风险。

但这很难。

所以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在如何持续保证系统洁净的这件事情上,我个人给的建议是: 连接性的代码越少越好。

什么是连接性的代码?就是把两个子的业务系统连接,构成一个大业务场景的代码。如果有大业务场景,应该抽象出新的更大范畴的业务系统。

这样我们的焦点就始终在业务上。

每个模块都是一个业务。 这里我们说的模块是一种泛指,它包括:函数、类、接口、包、子系统、网络服务程序、桌面程序等等。

抽象出符合业务自然语义的接口,远比抽象出泛需求的框架要容易得多。因为,业务语义是稳定的。

关注业务接口的定义,我们自然就把焦点转向关注业务如何由相互正交的子业务组合而来。

我们举例来说明关注业务与关注框架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我们知道,在 IO 系统中,读取磁盘文件中的数据有两种常见的模型:SAX 和 DOM 模型。

SAX 模型是一种基于事件的读盘机制。在读完一个完整的数据单元时,就发送一个读到某数据单元的事件。比如在 XML 中,它的事件接口看起来是这样的: type ContentHandler interface { StartDocument() StartElement(element string, attrs Attributes) Characters(chars []byte) EndElement(element string) EndDocument() }

DOM 模型则基于对象的组织模型来提供数据读取的能力。细分来说,它又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基于抽象的 DOM 树,它看起来是这样的:

type Nodes interface { Len() int Elem(i int) Node } type Node interface { Childs() Nodes Name() string Type() NodeType Text() []byte Attributes() Attributes }

另一种是基于更具体的业务逻辑,与具体的领域相关,比如对于 Word/WPS 这样的字处理软件看起来是这样的:

type Span interface { Text() []byte Attributes() SpanAttrs } type Spans interface { Len() int Elem(i int) Span } type Paragraph interface { Spans() Spans Attributes() ParagraphAttrs } type Paragraphs interface { Len() int Elem(i int) Paragraph } type Document interface { Paragraphs() Paragraphs Attributes() DocumentAttrs }

基于 SAX 模型是非常典型的框架思维。它的确足够的通用,但它有两个问题。

一方面,基于事件模型是一个非常简陋的编程框架,与大部分 IO 子系统的需求方的诉求并不那么匹配。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一讲 “[60 架构分解:边界,不断重新审视边界]” 还会详细展开。

另一方面,它不体现业务,使用方不能在缺乏文档配合的情况下正确地使用这个接口。本来代码应该是精确的,但是这样的接口把精确性这个最佳的优点给放弃了。

基于 DOM 模型的两种模型中,看起来前者的接口很简洁,但实际上它和上面的 SAX 模型有类似的问题:不体现业务。而后者虽然看起来非常冗长,但是它可以脱离额外的接口说明文档而直接毫无心智负担地使用。毫无疑问,这才是我们该追寻的接口描述方式。

别用实现替代业务

在接口设计中,我们还看到另一种倾向,可以认为是用框架来替代业务的特例:用实现机制替代业务。

我个人经常给架构师们说的一句话是: 比框架(架构图)更重要的是数据结构,比数据结构更重要的是接口。

为什么数据结构比框架(架构图)更重要?业务数据结构是架构实现机制的灵魂。从共识确认的角度,数据结构相比框架而言,是更重要的共识。

一些架构师能够想清楚实现,但是想不清楚业务。他们用实现替代对业务系统的抽象。

用实现机制替代业务的典型案例是定义了数据结构,但是不抽象数据的业务逻辑,直接让使用方操作成员变量,或者定义一堆成员变量的 get/set 接口。

另一个例子是当我们用 ORM 框架操作数据库时,工程师非常容易犯的错误是,直接操作数据结构,而忽略定义业务接口的重要性。

结语

今天谈的内容,核心指向一点: 架构就是业务的正交分解。每个模块都有它自己的业务。

这里我们说的模块是一种泛指,它包括:函数、类、接口、包、子系统、网络服务程序、桌面程序等等。

它看似简单,但是它太重要了,重要到需要单独一讲来把它谈清楚。它是一切架构动作的基础。

架构行为的三步曲:“需求分析”、“概要设计”、模块的 “详细设计”,背后都直指业务的正交分解,只是逐步递进,一步步从模糊到越来越强的确定性,直至最终形成业务设计的完整的、精确无歧义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对今天的内容有什么思考与解读,欢迎给我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下一讲我们的话题是 “架构分解:边界,不断重新审视边界”。

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也欢迎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https://learn.lianglianglee.com/%e4%b8%93%e6%a0%8f/%e8%ae%b8%e5%bc%8f%e4%bc%9f%e7%9a%84%e6%9e%b6%e6%9e%84%e8%af%be/59%c2%a0%e5%b0%91%e8%b0%88%e7%82%b9%e6%a1%86%e6%9e%b6%ef%bc%8c%e5%a4%9a%e8%b0%88%e7%82%b9%e4%b8%9a%e5%8a%a1.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