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总结 3个典型问题答疑及如何高效学习 你好,我是石雪峰。不知不觉中,专栏已经上线快两个月了,整体进度过半。我在专栏写作之初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到现在,单单是回复留言,我就已经写了3万多字了。

其实,对我来说,每一次看留言和回复留言,都是一个不断反思和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很多时候,很多留言和讨论甚至比文章本身都更精彩,也更接地气。

今天是期中总结,我分为两个部分内容来讲:

  • 第1部分:我从众多留言中挑选了3个典型问题,进一步展开讲解。
  • 第2部分:我想跟你说说心里话。两个月的高强度写作,也让我从一个讲师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如何高效学习”这件事情,我把这些想法分享给你,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提升自己。

典型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典型问题。

问题一

敏捷开发模式没有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业务,这会不会出现因为对业务没有分析透,导致方向偏离,甚至系统开发到一半发现总体业务架构不合理,需要返工的情况呢?

相信你也知道,实施DevOps有助于产品快速和高质量的交付,那么,我想问的是:快速和高质量的交付,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业务的成功呢?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实际上,影响业务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行业趋势、产品竞争力、用户消费习惯、政策法律法规等等。在这众多因素之中,需求质量的高低,或者说,需求是否靠谱,也很重要。

毕竟,如果交付了一大堆没用的需求,不仅没法提升业务,反而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错过真正有价值的机会。

我们身处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企业对于用户想要什么其实并不清楚。很多需求都是人为拍脑袋拍出来的。在提出一个新需求的时候,需求价值到底有多少呢?这不仅很难预测,而且还很难衡量。

所以,产品人员就倾向于采用“广撒网”的方式,提出一大堆需求,来提升命中的几率。毕竟,如果一次猜不对,打不准,那就多打几次呗。

这么看来,采用敏捷开发方式,还是瀑布开发方式,与需求是否靠谱并没有直接关系。即便是采用瀑布模式,依然也有“大力出悲剧”的案例,比如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

既然无法事先预测需求是否靠谱,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业务团队和交付团队的通力协作了。

从业务侧来说,就是要采取精益创业的思想,通过最小可行产品,将需求进行拆解,通过原型产品降低市场的试错成本。这就引出了我在“业务敏捷”这一讲中提到的影响地图卡诺模型用户故事等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核心还是采用持续迭代、小步快跑的方式来获取市场反馈。正因为如此,更加灵活拥抱变化的敏捷开发模式才被广泛地接受。

说完了业务侧,再来看看交付侧。

一个想法被提出来以后,需要经过软件开发交付过程,才能最终交付到用户手中。那么,就要用尽一切手段来缩短这条交付链路的时长

如果开发的时间成本是一定的,那么剩余的部分,就是DevOps中的各种工程实践试图要去解决的问题。

比如,通过持续集成来降低软件集成中的解决成本,降低软件缺陷在最后一刻被发现的修复成本;通过自动化测试,降低大量手工回归测试用例执行的成本,降低新功能导致已有功能出现回退的修复成本。软件交付过程中的其他部分也大都如此,这也是每个领域都会有自己的实践集合的原因。

反过来看,功能上线之后,依然需要交付侧提取、汇总和及时反馈业务指标,来证明需求的靠谱程度,从而帮助业务侧更加有序地进行决策。对反映不好的功能及时止损,对反映不错的功能加大投入。

这样一来,业务侧的需求拆解、需求分析减小了需求颗粒度,提升了需求的靠谱度;交付侧的工程实践大大缩短了上线交付周期,提升了质量。这就帮助业务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可以验证更多的需求。这个过程的成本越低,频率越高,企业存活下来的几率和整体竞争力也会越高。这也正是DevOps想要解决的核心真问题。

问题二

公司对于配置管理的关注度不是很高,有没有什么好的落地实践方法,来建设完整的配置管理体系呢?

在专栏的第10讲,我从4个核心原则出发,介绍了配置管理的相关知识,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

的确,作为一个长期被忽视,但是格外重要的实践,配置管理不仅是诸多DevOps工程实践的基础,也是工程能力的集大成者。

正因为如此,配置管理体系的建设,并不只是做好配置管理就够了。实际上,这还依赖于其他工程实践的共同实施

关于配置管理怎么落地,我跟你分享一个案例。

这家公司最早也没有专职的配置管理,软件的集成和发布都是由研发团队自行管理的。推动建立配置管理体系的契机,源于公司决定加快版本发布节奏,从三周一个版本变成两周一个版本。看起来,这只是版本发布周期缩短了一周,但是,就像我在专栏第4讲中演示的部署引力图一样,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就包括配置管理。

于是,公司决定引入配置管理岗位。初期,他们重点就做两件事:

  • 重新定义分支策略,从长分支改为了短分支加特性分支的模式;
  • 管理集成权限,从任何时间都能集成代码,到按照版本周期管控集成。

在这个过程中,配置管理同学梳理了代码仓库的目录结构和存储方式,并基于开发流程建立了在线提测平台,从而实现了研发过程的线上化以及权限管理的自动化。

接下来,配置管理与平台和流程相结合,开发过程开始向前、向后延展。

  • 向前:在需求管理阶段,建立需求和代码的关联规范,严格约束代码提交检查,并且将构建工具和环境配置等纳入统一管控,可追溯历史变更;
  • 向后:在部署运维阶段,定义版本发布和上线规则,建立单一可信的发布渠道,可统一查询所有正式发布版本的信息,包括版本关联的需求信息、代码信息、测试信息等。

团队在走上有序开发的正轨之后,就针对发现的问题,逐步加强了平台和自动化能力的建设。

  • 代码提交失控:做集成线上化,测试验收通过之后,自动合并代码;
  • 环境差异大:通过容器化和服务端配置管理工具,实现统一的初始化;
  • 构建速度慢:通过网络改造和增量编译等,提升构建速度。

这样一来,版本发布这件事情,从原本耗时耗力的操作,最终变成了一键式的操作,团队也达成了预期的双周发版的目标。

在这个案例中,配置管理更多是从流程和平台入手,通过规则制定、权限管控、统一信息源,以及版本控制手段,重塑了整个开发协作的交付过程。

所以,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面对诸多实践,想要确定哪些实践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最好是要从预期结果进行反推

如果你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不妨看看现在的软件交付流程是否是由配置管理来驱动的,是否还有一些数据是失控和混乱的状态,版本的信息是否还无法完整回溯。如果是的话,那么,这些都是大有可为的事情。

总之,任何一家公司想要落地配置管理,都可以先从标准化到自动化,然后再到数据化和服务化。这是一条相对通用的路径,也是实施配置管理的总体指南。

问题三

度量指标要如何跟组织和个人关联?这么多指标,到底该如何跟项目关联起来呢?

我在第19讲中介绍了正向度量的实践,引发了一个小高潮。文章发出后,有不少同学加我好友,并跟我深入沟通和探讨了度量建设的问题。由此可见,当前,企业的研发度量应该是一个大热门。

但是,度量这个事情吧,你越做就越会发现,这是个无底洞。那么,在最最开始,有没有可以用来指导实践的参考步骤呢?当然是有的。我总结了四个步骤:找抓手、对大数、看差距、分级别。

第1步:找抓手。

对于度量体系建设来说,很多公司其实都大同小异。最开始的时候,核心都是需要有一个抓手来梳理整个研发过程。这个抓手,往往就是需求。因为,只有需求是贯穿研发交付过程始终的,没有之一

当然,你也可以思考一下,除了需求,是否还有其他选项?那么,围绕需求的核心指标,首先是需要提取的内容。如果,连一个需求在交付周期内各个阶段的流转时长都没有,那么,这个度量就是不合格的。

第2步:对大数。

对大数,也就是说,当度量系统按照指标定义,提取和运算出来指标数据之后,最重要的就是验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并且让团队认可这个客观数据

很多时候,如果公司里面没有一套权威指标,各个部门、系统就都会有自己的度量口径。如果是在没有共识的前提下讨论这个事情,基本也没什么意义。所以,说白了,一定要让团队认可这些大数的合理性。

第3步:找差距。

抓手有了,核心大数也有了,大家也都承认这个度量数据的客观有效性了。但是,在这个阶段,肯定有些地方还是明显不合理。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这个领域进一步进行拆分。比如,测试周期在大的阶段里只是一个数字,但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N多个过程;比如,功能测试、产品走查、埋点测试等等。

如果没有把表面问题,细分成各个步骤的实际情况,你就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哪个步骤导致的问题。所以,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识别可改进的内容,这就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

第4步:分级别。

实际上,不是所有指标都可以关联到个人的。比如,如果要计算个人的需求前置周期,这是不是感觉有点怪呢?同样,应用的上线崩溃率这种指标,也很难关联到一个具体的部门。

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划分指标。比如,可以划分组织级指标、团队级指标和项目级指标。

划分指标的核心还是由大到小,从指标受众和试图解决的问题出发,进行层层拆解,从而直达问题的根本原因,比如用户操作原因、数据计算原因、自动化平台原因等等。当然,这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

我们再来回顾下,我们刚刚深入剖析了3个DevOps的典型问题。

首先,你要非常清楚地知道,DevOps在面对未知需求时的解题方法和解题套路,那就是业务侧尽量拆解分析靠谱需求,交付侧以最快、最低的成本完成交付。它们之间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配置管理作为DevOps的核心基础实践,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只局限在单一领域。实际上,要从研发流程优化的视角出发,驱动标准化、自动化和数据可视化的能力建设。

最后,关于度量指标部分,你要注意的是,向上,要支撑核心指标;向下,要层层分解,展示真实细节

讲解完这3个典型问题之后,接下来进入第2部分,这也是我极力要求增加的部分。其实,我就是想跟你说说心里话。

如何高效学习?

跟你一样,我也是极客时间的用户,订阅了很多感兴趣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学习。直到我自己成为了课程老师,从用户和老师两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感悟,想要跟你分享一下。

忙,是现在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写照。我们每天从早到晚,忙于工作,忙于开会,忙于刷手机……忙得一塌糊涂。

但是,如果要问,过去的一天,自己都在忙什么,要么是大脑一片空白,要么是碎碎念式的流水账。可见,我们每天忙的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价值。

其实,很多事情,都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我们常常把目光聚焦于眼前,眼前的事情就变成了整个世界。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一周,甚至一年,你会发现,这些事情,做与不做没有什么分别。

正因为时刻处于忙碌的状态,所以,抽出一整段时间学习,就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我要祝贺你,因为至少你比大多数人有意识,有危机感,愿意拿出零碎的时间,来充实自己。

既然花了这么难得的时间,你肯定希望能有所收获,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能力上,抑或是见识上,至少不白白浪费这段时间。

那么,我想问的是,你真的有收获吗?

史蒂芬·科维曾经说过,大多数人聆听的目的是为了“怼回去”,而不是为了真正的理解。 Most of people listen with the intent to reply, but not with the intent to understand.

这里面的“怼回去”稍微有点夸张,实际上,我发现,当我在交流的时候,脑海里总是不自觉地想象如何回复对方,而不是专心地听对方讲话,感悟他的意图和情绪。

所以你看,听这种学习方式,总是会受到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置身于一种评论者的身份。

那么,什么是评论者的身份呢?这就是说,站在一种置身事外的立场,以一种审视的角度,来看待每一件事情,并试图找到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都是在已有的认知局限中发现的

这些反馈,对于知识的生产者而言,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他能够时刻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并从中找到不足之处。

但是,对学习者来说,能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暂时放弃评论者的身份,转而做一个实践者呢?

比如,以极客时间的专栏为例,对于作者提到的内容,你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呢?面对同样的问题,你又有哪些更好的手段呢?

其实,每一个作者之所以能成为作者,都有他的独到之处。那么,能够让他的思想为你所用,让他的知识与你互补,让你自己成为交流的赢家,这才是对得起时间的更好选择

最后,以极客时间的专栏为例,我认为:

  • 60分的体验,就是可以看完所有的文稿,而不是仅仅听完课程音频;
  • 70分的体验,就是可以仔细学习文稿中的附加资源,比如代码、流程图以及补充的学习信息等。这些都是精选的内容,可以帮助你在15分钟之外,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 80分的体验,就是可以积极参与到专栏的留言和讨论中,甚至可以就自己的问题跟作者深入交流,建立连接;
  • 90分的体验,就是可以结合工作中的实际场景,给出自己的思考和答案,并积累出自己的一整套知识体系,并且,可以反向输出给其他人;
  • 100分的体验,就是持续改进。我想,能够具备这种思想,可能要比100分本身更重要。

那么,你想做到多少分的体验呢?你可以自己想一想。

好了,接下来,我们即将进入“工具实践篇”,希望你可以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坚持下去,期待美好的事情自然发生。

思考题

对于前面已经更新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惑点吗?或者说,你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思考和答案,我们一起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你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参考资料

https://learn.lianglianglee.com/%e4%b8%93%e6%a0%8f/DevOps%e5%ae%9e%e6%88%98%e7%ac%94%e8%ae%b0/%e6%9c%9f%e4%b8%ad%e6%80%bb%e7%bb%93%203%e4%b8%aa%e5%85%b8%e5%9e%8b%e9%97%ae%e9%a2%98%e7%ad%94%e7%96%91%e5%8f%8a%e5%a6%82%e4%bd%95%e9%ab%98%e6%95%88%e5%ad%a6%e4%b9%a0.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