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平台产品研发:三个月完成千人规模的产品要怎么做? 你好,我是石雪峰。

虽然我们之前聊了这么多的平台建设思路,但是,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机会经历一个平台从构思到开发、再到推广落地的完整过程。

如果要开发一个千人使用的DevOps产品,需要多长时间呢?你可能会说需要半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我之前也是这么觉得的。

但是,2018年,在启动流水线平台建设的时候,老板“大手一挥”,要求在三个月内见到成效,我都快惊呆了。

因为,我们要真正地从零开始:原型图都没有一张,代码都没有一行,临时组建的一个草台班子还分散在北京、上海两地,团队成员之前都没怎么打过招呼,这能行吗?

今天,我想给你分享的就是这个真实的故事。我来跟你一起复盘下这次“急行军”的历程,看看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有哪些干货是可以拿来就用的,又有哪些“坑”是你一定要努力回避的。

其实,作为一个非专业的DevOps产品经理,你终将面对这样的挑战,但你要相信,只要开始去做了,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项目启动

时间回到一年前,当时我所在的这个“草台班子”是个啥情况呢?团队组成是这样的:两个后台开发在北京,一个半前端开发在上海,还有一个基础设施工程师和一个流水线开发工程师,再加上半个全能打杂的产品经理,也就是我,满打满算一共6个人。

项目从11月中旬开始构思,12月初开启动会,当时,除了我之外,没有任何人清楚我们要做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这该怎么办呢?

玩过游戏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打好开局有多重要,所以,为了这个Kickoff会议,我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就包括0.2版本的产品原型图。与其说是一个原型图,不如说就是一个草稿,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

项目的Kickoff会议是项目组成员和未来产品的第一次见面,留下一个积极的印象非常重要。所以,从第一刻开始,我就铆足了精神。

首先,我发出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会议邀请。在会议邀请中,我仔细地陈述了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不做不行。

在正式开会的时候,我再一次明确了项目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并给大家演示了第一版的系统原型图(没错,就是简陋到极致的刚刚的这张原型图)。

即便这样,三个月的工期也让大家非常焦虑。为了缓解紧张情绪,证明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我还做了两件事:

  • 搭建了一个系统demo,几个简单的页面;
  • 由于用到了另外一个开源产品的核心技术,于是,我就对这个技术进行了简单演示。

虽然我自己心里对这个计划也相当“打鼓”,但我还是希望告诉大家,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任务,努力帮助大家树立信心。

在项目启动会上,团队达成了两个非常关键的结论:一个是系统方案选型;另一个是建立协作机制

首先,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决定使用更易于协作的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后来,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开发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之后向移动端迁移的成本。在开发移动端产品的时候,后端接口大部分都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在技术框架方面,由于大家对前后端分离的模式达成了共识,我们就采用Python+Django+VUE的方式来做。你可能会问,为啥不用基于Java的Spring系列呢?因为我觉得,对于内部系统来说,这些典型的框架应付起来基本都绰绰有余,关键还是要选你熟悉的、易上手的那个。从这个角度来看,Python显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便之前只是写写脚本,想要上手Python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项目协作方面,我等会儿会专门提到,由于团队成员分散在北京、上海两地,彼此之间不够熟悉和信任,所以,建立固定的沟通机制就非常重要

至少,在项目初期,我们每周都要开两次电话会议:

  • 一次是面向全员的。一方面同步项目的最新进展,另一方面,也给大家一些紧迫感,让大家觉得“其他人都在按照计划执行,自己也不能落后”。
  • 另外一次是面向跨地域骨干的。这主要还是为了增进联系,并且对一些核心问题进行二次的进展确认。不拉上全员,也是为了避免过多地浪费项目成员的时间。

最后,项目毕竟还是有一些技术风险的,所以还需要启动预研。我们这个项目的主要风险是在前端交互上。

这是一个从来没人实现过的场景,有大量的用户界面编排操作在里面。所以,我们专门指定了一位同学,让他啥也别想,一门心思地进行技术攻关。

事实证明,但凡能打硬仗的同事,在后来都是非常靠谱且独当一面的,这与年龄无关,哪怕是应届生,也同样如此。

讲到这里,我要先给你总结一下在项目启动阶段要重点关注的几件事情:

  • 明确项目目标,树立团队的信心;
  • 沟通开发模式和技术架构选型,以快速开发和简单上手为导向;
  • 建立沟通渠道,保持高频联系;
  • 识别项目的技术风险,提前开启专项预研。

开发策略

人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推进工作,软件开发也不例外。那么,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就是研发环境容器化

对于接触一个全新技术栈的开发来说,本地搭建一套完整可运行的环境总是绕不过去的坎。即便是对照着文档一步步操作,也总会有遗漏的地方。除此之外,项目依赖的各种中间件,哪怕稍微有一个版本不一致,最后一旦出现问题,就要查很久。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一上来就采用标准化的环境呢?这就可以发挥容器技术的优势了。主力后台开发同学自己认领了这个任务,先在本地完成环境搭建并调试通过,接着把环境配置容器化。这样一来,新人加入项目后,几分钟就能完成一套可以工作的本地开发环境。即便后续要升级环境组件,比如Django框架版本,也非常简单,只要推送一个镜像上去,再重启本地环境就可以了。

其次,就是选择分支策略。虽然DevOps倡导的是主干开发,但是我们还是选择了“三分支”的策略,因为我们搭建了三套环境

测试环境对应dev分支作为开发主线,所有新功能在特性分支开发,自测通过后,再通过MR到dev分支并部署到测试环境进行验收测试,一般验收测试由需求提出方负责。

接下来,定期每周两次从dev上master分支,master分支对应了预发布环境,保证跟生产环境的一致性,数据也会定期进行同步。只有在预发布环境最终验收通过后,才具备上线生产环境的条件。通过将master分支合并到release分支,最后完成生产环境部署。这种分支策略的示意图如下:

为什么要采用三套环境的“三分支”策略呢?

这里的主要原因就是,团队处于组建初期,磨合不到位,经常会出现前后端配置不一致的情况。更何况,我们这个项目不只有前后端开发,还有核心原子业务开发,以及基础设施维护。任何一方的步调不一致,都会导致出现问题。

另外,内部平台开发往往有个通病,就是没有专职测试。这也能理解,总共才几个人的“草台班子”,哪来的测试资源啊?所以,基本上只能靠研发和产品把关。

但是,毕竟测试也是个专业的工种,这么一来,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再加上,产品需求本身就没有那么清晰、灵活多变,所以,多一套环境,多一套安全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策略并非是最优解,只不过是适应当时场景下的可行方案。当团队磨合到位,而且也比较成熟之后,就可以简化一条分支和一套环境了。不过,前提是,只有快速迭代,快速上线,才能发挥两套环境的优势。 Use what you build to build what you use.(使用你开发的工具来开发你的工具)

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理念。既然是DevOps平台,那么团队也要有DevOps的样子,所以,作为一个全功能团队,研发自上线和研发自运维就发挥到了极致。

同时,我们并没有使用公司统一的上线流程,而是自己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上线流程并固化在工具里面,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能完成上线动作。

这样一来,就不会再依赖于某个具体的人员了,这就保持了最大的灵活性。即便赶上大促封网,也不会阻塞正常的开发活动。

开发协作流程

仅仅是做到上面这几点,还不足以让整个团队高效运转起来,因为缺少了最重要的研发协作流程

作为项目负责人,我花了很大的精力优化研发协作流程,制定研发协作规范。当这一切正常运转起来后,我发现,这些前期的投入都是非常值得的。

在工具层面,我们使用了Jira。对于小团队来说,Jira的功能就足够优秀了,可以满足大多数场景的需求。但是Jira的缺点在于,使用和配置门槛稍微有点高。因此,团队里面需要有一个熟悉Jira的成员,才能把这套方法“玩”下去。

在Jira里面,我们采用了精益看板加上迭代的方式,基本上两周一个迭代,保持开发交付的节奏。这种开发工作流刚好适配我们的分支策略和多环境部署。

需求统一纳入Backlog管理,当迭代开始时,就拖入待开发状态,研发挑选任务启动开发,并进入开发中。当开发完成后,也就意味着功能已经在测试环境部署。这个时候,就可以等待功能验收。只有在验收通过之后,才会发布到预发布环境。并经过二次验收后,最终上线发布给用户。

开发流程并不复杂,你可以看一下下面这两版流程图。

图片版:

文字版:

定义好开发工作流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明确原则和规范了。对于一个新组建的团队来说,规则是消除分歧和误解的最好手段,所以一定要让这些规则足够得清晰易懂。比如,在我们内部就有一个“3-2-1”原则:

3:创建任务三要素

  • 有详细的问题说明和描述
  • 有清晰的验收标准
  • 有具体的经办人和迭代排期

2:处理任务两要素

  • 在开发中,代码变更要关联Jira任务号
  • 在开发完成后,要添加Jira注释,说明改动内容和影响范围

1:解决任务一要素

  • 问题报告人负责任务验收关闭

当然,团队规则远不止这几条。你要打造自己团队内部的规则,并且反复地强调规则,帮助大家养成习惯。这样一来,你会发现,研发效率提升和自组织团队都会慢慢成为现实

除此之外,你也不要高估人的主动性,期望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按照规则执行。所以,定期和及时的提醒就非常必要。比如,每天增加定时邮件通知,告诉大家有哪些需求需要验收,有哪些可以上线发布,尽量让每个人都明白应该去哪里获取最新的信息。

另外,每次开周会时,都要强调规则的执行情况,甚至每天的站会也要按需沟通。只有保持短促、高频的沟通,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产品运营策略

关于产品运营策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经有些过时了。想要一个产品获得成功,团队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善于运营和宣传,而这又是技术团队的一大软肋

开发团队大多只知道如何实现功能,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产品运营。往往也正因为如此,团队很难获取用户的真实反馈,甚至开发了很多天才的功能,用户都不知道。产品开发变成了“自嗨”,这肯定不符合产品设计的初衷。

考虑到这些,我们在平台运营的时候,也采取了一些手段。我想提醒你的是,很多事情其实没有没有多难,关键就看有没有想,有没有坚持做

比如,你可以建立内部用户沟通群,在产品初期尽量选择一些活跃的种子用户来试用。那些特别感兴趣、愿意尝试新事物、不断给你提建议的都是超级用户。这些用户未来都是各个团队中的“星星之火”,在项目初期,你一定要识别出这些用户

另外,每一次上线都发布一个release notes,并通过邮件和内部沟通群的方式通知全员,一方面可以宣传新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保持存在感的刷新。你要让用户知道这个产品是在高速迭代的过程中的,而且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新东西,总有一样会吸引到他们,或者让他们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用户群里面,注意要及时响应用户的问题。你可以在团队内部建立OnCall机制,每周团队成员轮值解决一线用户的问题,既可以保证问题的及时收敛,也能让远离用户的开发真真切切地听到用户的声音。这样的话,在需求规划会和迭代回顾会的时候,开发就会更多地主动参与讨论。

以上这些都是比较常规的手段,在我们的产品运营中,还有两个方法特别有效,我也推荐给你。

平台运营就跟打广告是一样的,越是在人流最大、关注度最高的地方打广告,效果也就越好。每个公司一般都有类似的首页,比如公司内部的技术首页、技术论坛、日常办公的OA系统等等,这些地方其实都会有宣传的渠道和入口。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入口,并联系上负责这个渠道的人员。我们的产品就一度实现了热门站点的霸屏,宣传效果非常明显,用户量直线上升。

另一个方法有些取巧,但对于技术团队来说,也非常适用,那就是通过技术分享的渠道来宣传产品

相信每个团队都会有定期的技术分享渠道,或者是技术公众号等,你可以把平台的核心技术点和设计思想提炼出来,拟定一个分享话题,并在内部最大范围的技术分享渠道中进行分享

很多时候,单纯地宣传一个产品,很多人是“不感冒”的。但是,如果你在讲一些新技术,并结合产品化落地的事情,对技术人员的吸引力就会大很多。所以,换个思路做运营,也是提升产品知名度的好方法。我把我之前总结的产品运营渠道和手段汇总成了一幅脑图,也分享给你。

团队文化建设

最后,我想再跟你简单聊聊团队文化建设的事情。毕竟,无论什么样的工具、流程、目标,最终都是依靠人来完成的。如果忽略对人的关注,就等同于本末倒置,不是一个成熟的团队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我给你分享我的两点感受。

1.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很多时候,千万不要小看专业度这个事情。任何一个组织内部的职能都需要专业能力的支撑,这些专业能力都是量变引发的质变。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还记得我在前面提到的0.2版本的原型草稿吗?实际上,到了0.3版本,引用前端工程师话来说,“原型做得比系统还漂亮”。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这个“半吊子”产品经理突然开窍了吗?

显然不是。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我去找了专业产品经理做外援,让他帮我改了两天的原型图。对于专业的人来说,这些事情再简单不过了。

找专业的人来做这些事情,不仅可以帮助你快速地跨越鸿沟,也能留下很多现成的经验,供你以后使用,这绝对不是一个人埋头苦干可以做得到的。

不仅是产品方面,技术领域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善于向别人求助,否则到头来,损失的时间和机会都是自己买单,得不偿失

2.抓大放小,适当地忽略细节

在协作的过程中,团队总会在一些细节上产生冲突。如果任由团队成员在细节上争论不休,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团队之间的信任感。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导团队将注意力集中在大的方向上,适当地暂缓细节讨论,以保证团队的协作效率。

比如,一个业务逻辑是放在前端处理,还是放在后端处理,结果并没有太大区别,说白了,就是放在哪儿都行。但是,前端同学会坚持认为,逻辑处理都应该由后端来解决,以降低前端和业务的耦合性,这样说也没有错。可是,后端同学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比如针对前端拦截器的处理机制,后端到底要不要配合着返回前端要求的返回码,而不是直接抛出http原始的返回码呢?

类似的这些问题,没有谁对谁错之分,但是真要是纠结起来,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拍板,选择一条更加符合常规的方式推进,并预留出后续的讨论空间。甚至,为了促进多地合作,自己人这边要适当地牺牲一些,以此来换取合作的顺利推进。这样一来,你会发现,有些不可调和的事情,在项目不断成功、人员不断磨合的过程中,也就不是个事情了。

总结

在这一讲中,关于如何开发产品,可以说,我是把自己在过去几个项目经历中的总结倾囊相授了。

其实,就像我在讲“DevOps工程师需要的技能”中提到的那样,软实力(比如沟通协作、同理心、持续改进等)对促进产品快速迭代开发演进有着重大的作用。作为非专业产品经理,我也在慢慢地积累自己的产品心经,有机会再给你好好聊聊。

你可能还在想,最终千人的目标是否实现了呢?我想说的是,有些时候,真实生活比故事还要精彩。

就在预订目标的倒数第二天,平台用户只有997个。当时,我跟同事吐槽这个数字,他们说要不要拉几个用户进来,我说:“算了吧,随它去吧。“结果你猜怎样?在当天周五下班的时候,我又去平台上看了一眼,不多不少刚好1000个注册用户。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要相信,当我们把自己的全身心和热情都灌注在一个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时,美好的事情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思考题

你对这一讲的哪部分内容印象最深刻呢?你有什么其他有助于产品快速研发落地的观点吗?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思考和答案,我们一起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你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参考资料

https://learn.lianglianglee.com/%e4%b8%93%e6%a0%8f/DevOps%e5%ae%9e%e6%88%98%e7%ac%94%e8%ae%b0/26%20%e5%b9%b3%e5%8f%b0%e4%ba%a7%e5%93%81%e7%a0%94%e5%8f%91%ef%bc%9a%e4%b8%89%e4%b8%aa%e6%9c%88%e5%ae%8c%e6%88%90%e5%8d%83%e4%ba%ba%e8%a7%84%e6%a8%a1%e7%9a%84%e4%ba%a7%e5%93%81%e8%a6%81%e6%80%8e%e4%b9%88%e5%81%9a%ef%bc%9f.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