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什么是“内存可见性”问题? 本课时我们主要讲解什么是“可见性”问题?

我们先从两个案例来入手,看一看什么是可见性问题。

案例一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代码,有一个变量 x,它是 int 类型的,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Visibility { int x = 0; public void write() { x = 1; } public void read() { int y = x; } }

这是一段很简单的代码,类中有两个方法:

  • write 方法,作用是给 x 赋值,代码中,把 x 赋值为 1,由于 x 的初始值是 0,所以执行 write 方法相当于改变了 x 的值;
  • read 方法,作用是把 x 读取出来,读取的时候我们用了一个新的 int 类型变量的 y 来接收 x 的值。

我们假设有两个线程来执行上述代码,第 1 个线程执行的是 write 方法,第 2 个线程执行的是 read 方法。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代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情景是怎么样的,如下图所示:

img

在图中可以看出,由于 x 的初始值为 0,所以对于左边的第 1 个线程和右边的第 2 个线程而言,它们都可以从主内存中去获取到这个信息,对两个线程来说 x 都是 0。可是此时我们假设第 1 个线程先去执行 write 方法,它就把 x 的值从 0 改为了 1,但是它改动的动作并不是直接发生在主内存中的,而是会发生在第 1 个线程的工作内存中,如下图所示。

img

那么,假设线程 1 的工作内存还未同步给主内存,此时假设线程 2 开始读取,那么它读到的 x 值不是 1,而是 0,也就是说虽然此时线程 1 已经把 x 的值改动了,但是对于第 2 个线程而言,根本感知不到 x 的这个变化,这就产生了可见性问题。

案例二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在如下所示的代码中,有两个变量 a 和 b, 并且把它们赋初始值为 10 和 20。 /// /* 描述: 演示可见性带来的问题 /*/ public class VisibilityProblem { int a = 10; int b = 20; private void change() { a = 30; b = a; } private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b=” + b + “;a=” + 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hile (true) { VisibilityProblem problem = new VisibilityProblem();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Thread.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problem.change(); } }).star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Thread.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problem.print(); } }).start(); } } }

在类中,有两个方法:

  • change 方法,把 a 改成 30,然后把 b 赋值为 a 的值;
  • print 方法,先打印出 b 的值,然后再打印出 a 的值。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 main 函数,在 main 函数中同样非常简单。首先有一个 while 的死循环,在这个循环中,我们新建两个线程,并且让它们先休眠一毫秒,然后再分别去执行 change 方法和 print 方法。休眠一毫秒的目的是让它们执行这两个方法的时间,尽可能的去靠近。

下面我们运行这段代码并分析一下可能出现的情况。

  • 第 1 种情况:是最普通的情况了。假设第 1 个线程,也就是执行 change 的线程先运行,并且运行完毕了,然后第 2 个线程开始运行,那么第 2 个线程自然会打印出 b = 30;a = 30 的结果。
  • 第 2 种情况:与第 1 种情况相反。因为线程先 start,并不代表它真的先执行,所以第 2 种情况是第 2 个线程先打印,然后第 1 个线程再去进行 change,那么此时打印出来的就是 a 和 b 的初始值,打印结果为 b = 20;a = 10。
  • 第 3 种情况:它们几乎同时运行,所以会出现交叉的情况。比如说当第 1 个线程的 change 执行到一半,已经把 a 的值改为 30 了,而 b 的值还未来得及修改,此时第 2 个线程就开始打印了,所以此时打印出来的 b 还是原始值 20,而 a 已经变为了 30, 即打印结果为 b = 20;a = 30。

这些都很好理解,但是有一种情况不是特别容易理解,那就是打印结果为 b = 30;a = 10,我们来想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 首先打印出来的是 b = 30,这意味着 b 的值被改变了,也就是说 b = a 这个语句已经执行了;
  • 如果 b = a 要想执行,那么前面 a = 30 也需要执行,此时 b 才能等于 a 的值,也就是 30;
  • 这也就意味着 change 方法已经执行完毕了。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再打印 a,结果应该是 a = 30,而不应该打印出 a = 10。因为在刚才 change 执行的过程中,a 的值已经被改成 30 了,不再是初始值的 10。所以,如果出现了打印结果为 b = 30;a = 10 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发生了可见性问题:a 的值已经被第 1 个线程修改了,但是其他线程却看不到,由于 a 的最新值却没能及时同步过来,所以才会打印出 a 的旧值。发生上述情况的几率不高。我把发生时的截屏用图片的形式展示给你看看,如下所示:

img

解决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可见性问题呢?在案例一中,我们可以使用 volatile 来解决问题,我们在原来的代码的基础上给 x 变量加上 volatile 修饰,其他的代码不变。加了 volatile 关键字之后,只要第 1 个线程修改完了 x 的值,那么当第 2 个线程想读取 x 的时候,它一定可以读取到 x 的最新的值,而不可能读取到旧值。

同理,我们也可以用 volatile 关键字来解决案例二的问题,如果我们给 a 和 b 加了 volatile 关键字后,无论运行多长时间,也不会出现 b = 30;a = 10 的情况,这是因为 volatile 保证了只要 a 和 b 的值发生了变化,那么读取的线程一定能感知到。

能够保证可见性的措施

除了 volatile 关键字可以让变量保证可见性外,synchronized、Lock、并发集合等一系列工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可见性,具体保证可见性的时机和手段,我将在第 61 课时 happens-before 原则中详细展开讲解。

synchronized 不仅保证了原子性,还保证了可见性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之前所使用过的 synchronized 关键字,在理解了可见性问题之后,相信你对 synchronized 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关于 synchronized 这里有一个特别值得说的点,我们之前可能一致认为,使用了 synchronized 之后,它会设立一个临界区,这样在一个线程操作临界区内的数据的时候,另一个线程无法进来同时操作,所以保证了线程安全。

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这种说法没有考虑到可见性问题,完整的说法是:synchronized 不仅保证了临界区内最多同时只有一个线程执行操作,同时还保证了在前一个线程释放锁之后,之前所做的所有修改,都能被获得同一个锁的下一个线程所看到,也就是能读取到最新的值。因为如果其他线程看不到之前所做的修改,依然也会发生线程安全问题。

以上就是本课时的内容了。在本课时中,我们首先给出了两个具体案例来介绍什么是可见性问题;然后介绍了解决可见性问题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使用 volatile 关键字;最后我们对 synchronized 的理解从可见性的层面上加深了一步。

参考资料

https://learn.lianglianglee.com/%e4%b8%93%e6%a0%8f/Java%20%e5%b9%b6%e5%8f%91%e7%bc%96%e7%a8%8b%2078%20%e8%ae%b2-%e5%ae%8c/59%20%e4%bb%80%e4%b9%88%e6%98%af%e2%80%9c%e5%86%85%e5%ad%98%e5%8f%af%e8%a7%81%e6%80%a7%e2%80%9d%e9%97%ae%e9%a2%98%ef%bc%9f.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