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课前准备 动手实践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你好,我是Chrono,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搭建实验环境。

如果你看过我的另外两个极客时间专栏(《透视HTTP协议》和《C++实战笔记》)就会知道,我一直都很强调实验环境的重要程度,毕竟计算机这门学科的实践性要大于理论性,而且有一个能够上手操作的实际环境,对学习理论也非常有帮助。

落到我们的这个Kubernetes学习课上,实验环境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和网络协议、编程语言不同,Kubernetes是一个更贴近于生产环境的庞大系统,如果“光说不练”,即使你掌握了再多的知识,但不能和实际相结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实验环境,要能够在环境中熟悉Kubernetes的操作命令、验证测试Kubernetes的各种特性,有这样的“帮手”作为辅助,我们的学习才能够事半功倍。

选择什么样的实验环境

但想要得到一个完整的Kubernetes环境不那么容易,因为它太复杂了,对软硬件的要求都比较高,安装部署过程中还有许多的小细节,这些都会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

那么,应该怎么搭建出符合我们要求的实验环境呢?

你也许会说:现在的云厂商到处都是,去网上申请一个就好了。

这也许是一个比较便捷的获取途径,不过我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首先,这些网上的“云主机”很少是免费的,都需要花钱,而且想要好配置还要花更多的钱,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性价比不高。其次,“云主机”都是在“云”上,免不了会受网络和厂商的限制,存在不稳定因素。再次,这些“云主机”都是厂商已经为我们配好了的,很多软硬件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定制,特别是很难真正“从零搭建”。

考虑上面的这三点,我建议还是在本地搭建实验环境最好,不会受制于人,完全自主可控。

不过,Kubernetes通常都运行在集群环境下,由多台服务器组成,难道我们还要自己置办几台电脑来组网吗?

这倒大可不必。因为现在的虚拟机软件已经非常成熟可靠了,能够在一台电脑里虚拟出多台主机,这些虚拟主机用起来和真实的物理主机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只要你的电脑配置不是太差,组成一个三四台虚拟服务器的小集群是毫无问题的,而且虚拟机的创建删除都非常简单,成本极低。

使用虚拟机软件还有一点额外的好处,由于很多云服务商内部也在大量使用虚拟服务器,Kubernetes里的容器技术也与虚拟机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使用虚拟机,我们还能顺便对比这些技术的异同点,加深对Kubernetes的理解。

所以综合来看,我建议你挑选一台配置不算太差的笔记本或者台式机,在里面使用虚拟机来搭建我们这门课程的实验环境。

作为宿主机电脑的CPU和硬盘的要求不高,4核、300G就可以了,关键是内存要足够大,因为虚拟机和Kubernetes都很能“吃”内存,最少要有8G,这样起码能够支持开两个虚拟机组成最小的集群。

选择什么样的虚拟机软件

确定了我们的实验环境大方向——虚拟机之后,我们就要选择虚拟机软件了。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虚拟机软件屈指可数,所以选择起来并不算困难,我个人推荐的有两个:VirtualBoxVMWare Fusion

我们先讲适用面广的VirtualBox。

VirtualBox是Oracle推出的一款虚拟机软件,历史很悠久,一直坚持免费政策,使用条款上也没有什么限制,是一个难得的精品软件。

VirtualBox支持Windows和macOS,但有一个小缺点,它只能运行在Intel(x86_64)芯片上,不支持Apple新出的M1(arm64/aarch64)芯片,这导致它无法在新款Mac上使用,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所以,如果你手里是Apple M1 Mac,就只能选择其他的虚拟机软件了。在macOS上,虚拟机最出名的应该是Parallel Desktop和VMWare Fusion这两个了,都需要付费。这里我比较推荐VMWare Fusion。

不过对于VMWare Fusion来说,它对M1的支持进展比较迟缓,所以在正式的付费版出来之前,公布了一个“技术预览版”,是完全免费的,而且功能、性能也比较好,虽然有使用时间的限制(大约300天),但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是足够了。

这里我给出VirtualBox(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Downloads)和VMWare Fusion(https://communities.vmware.com/t5/Fusion-for-Apple-Silicon-Tech/ct-p/3022)的网址,你可以课后去看一下,尽快下载。

选择哪种Linux发行版

有了虚拟机软件之后,我们就要在上面安装操作系统,在这方面毫无疑问只能是Linux,因为Kubernetes只能运行在Linux之上。

不过麻烦的是,Linux世界又分裂成很多不同的发行版,流行的有CentOS/Fedora、 Ubuntu/Debian、SUSE等等,没有一个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系统。

图片

那选哪个比较好呢?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所以易用性应该是首要关注点,另外系统还应该能够同时支持x86_64和arm64。筛选下来我建议选择Ubuntu 22.04 Jammy Jellyfish 桌面版(https://ubuntu.com/download/desktop),它有足够新的特性,非常适合运行Kubernetes,而内置的浏览器、终端等工具也很方便我们的调试和测试。

但对Apple M1用户来说,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Ubuntu 22.04在内核由5.13升级到5.15的时候引入了一个小Bug,导致VMWare Fusion无法正常安装启动,这个问题直到4月份的正式版发布还没有解决。

好在我当初为了测试,下载了一个较早的“daily build”版本,它可以在VMWare Fusion里正常安装,我把它上传到了云盘(https://www.aliyundrive.com/s/FRmnawAURKu),你可以下载后使用。

需要注意一点,由于网站的限制,文件的后缀名被改成了

.mov ,你必须去掉这个后缀,还原成原始的

.iso 才能使用。

如何配置虚拟机

准备好虚拟机软件和Ubuntu光盘镜像之后,我们就可以来安装虚拟机了。不过在安装之前,我们必须要把虚拟机适当地配置一下。

因为Kubernetes不是一般的应用软件,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软件,对硬件资源的要求有一点高,好在并不太高,2核CPU2G内存是最低要求,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把内存增大到4G,硬盘40G以上,这样运行起来会更流畅一些。另外,一些对于服务器来说不必要的设备也可以禁用或者删除,比如声卡、摄像头、软驱等等,可以节约一点系统资源。

图片

由于Linux服务器大多数要以终端登录的方式使用,多台服务器还要联网,所以在网络方面我们还需要特别设置。

前面说虚拟机软件首选VirtualBox,Apple M1 Mac备选VMWare Fusion技术预览版,这里我也分别说下两个软件的不同设置。

对于VirtualBox,首先,你需要在“工具 - 网络”里创建一个“Host-only”的网络,IP地址段随意,比如这里就使用了它自动分配的“192.168.56.1/24”:

图片

然后,在虚拟机的配置里,你需要启用两个网卡。“网卡1”就设置成刚才创建的“Host-only”网络,它是我们在本地终端登录和联网时用的;而“网卡2”是“网络地址转换(NAT)”,用来上外网:

图片

对于VMWare Fusion,你需要在“偏好设置-网络”里,添加一个自定义的网络,比如这里的“vmnet3”,网段是“192.168.10.0”,允许使用NAT连接外网,然后在虚拟机的网络设置里选用这个网络:

图片

图片

如何安装虚拟机

把CPU、内存、硬盘、网络都配置好之后,再加载上Ubuntu 22.04的光盘镜像,我们就可以开始安装Linux了。

在安装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建议选择“最小安装”,同时物理断网,避免下载升级包。注意,断网对于Apple M1来说特别重要,否则Ubuntu会自动更新到5.15内核,导致安装后无法正常启动。

安装完Linux系统之后,我们还要再做一些环境的初始化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用

Ctrl + Alt + T 打开命令行窗口,然后用

apt 从Ubuntu的官方软件仓库安装git、vim、curl等常用工具**: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y git vim curl jq

Ubuntu 桌面版默认是不支持远程登录的,所以为了让后续的实验更加便利,我们还需要安装“openssh-server”,再使用命令

ip addr ,查看虚拟机的IP地址,然后就可以在宿主机上使用

ssh 命令登录虚拟机:

sudo apt install -y openssh-server ip addr

图片

从这个截图里可以看到,这台VirtualBox虚拟机有3个网卡,其中名字是“enp0s3”的网卡就是我们之前配置的“192.168.56.1/24”网段,IP地址是自动分配的“192.168.56.11”。

如果你对自动分配的IP地址不是很满意,也可以在Ubuntu右上角的系统设置里修改网卡,把它从动态地址(DHCP)改成静态地址(Manual),具体的参数可以参考下面的截图,重启后新的IP地址就生效了。

图片

图片

这些工作完成之后,我建议你再给虚拟机拍个快照,做好备份工作,这样万一后面有什么意外发生环境被弄乱了,也可以轻松回滚到拍快照时的正确状态。

图片

现在,让我们启动一个命令行终端(我用的是Mac里的“iTerm2”),使用

ssh ,输入用户名、密码和IP地址,就能够登录创建好的虚拟机了:

图片

有哪些常用的Linux操作

到这里,我们的实验环境就算是搭建完毕了,虽然目前只有最基本的Linux系统,但在后面的“入门篇”“初级篇”“中级篇”里,我们会以它为基础逐步完善,实现完整的Kubernetes环境。

特别提醒一下,因为Kubernetes基于Linux,虽然也有图形化的Dashboard,但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命令行里工作,所以你需要对基本的Linux操作有所了解。

学习Linux操作系统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话题了,虽然它很重要,但并不是我们这门课的目标,我这里简单列一些比较常用的知识,你可以检测一下自己的掌握程度,如果有不了解的,希望你课后再查找相关资料补上这些点:

  • 命令行界面称为“Shell”,支持交互操作,也支持脚本操作,也就是“Shell编程”。
  • root用户有最高权限,但有安全隐患,所以通常我们都只使用普通用户身份,必要的时候使用

sudo 来临时使用root权限。

  • 查看系统当前进程列表的命令是

ps ,它是Linux里最常用的命令之一。

  • 查看文件可以使用

cat ,如果内容太多,可以用管道符

| ,后面跟

more 、

less 。

  • vim是Linux里最流行的编辑器,但它的使用方式与一般的编辑器不同,学习成本略高。
  • curl能够以命令行的方式发送HTTP请求,多用来测试HTTP服务器(例如Nginx)。

小结

好了,我们的课前准备就要结束了,我再简单小结一下今天的要点内容:

  • 一个完善的实验环境能够很好地辅助我们的学习,建议在本地使用虚拟机从零开始搭建Kubernetes环境。
  • 虚拟机软件可以选择VirtualBox(intel芯片)和VMWare Fusion(Apple M1芯片),因为Kubernetes只能运行在Linux上,建议选择最新的Ubuntu 22.04。
  • 虚拟机要事先配置好内存、网络等参数,安装系统时选最小安装,然后再安装一些常用的工具。
  • 虚拟机都支持快照,环境设置好后要及时备份,出现问题可以随时回滚恢复,避免重复安装系统浪费时间。

图片

在今天的整个搭建过程中,虚拟机设置很关键,这里我也特地录制了一段视频供你更直观地对照参考:-

另外,我写专栏的惯例是在GitHub上开一个配套的学习项目,这门课程的仓库就叫“k8s_study”(https://github.com/chronolaw/k8s_study),里面有文档链接、安装脚本、测试命令、YAML描述文件等等,你可以克隆下来在后续的课程中参照着学习。

课下作业

最后是课下作业时间,请实际动手操作,在你自己的电脑上用虚拟机搭建出Linux实验环境,为下一节课正式学习Docker做好准备。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和其他同学一起积极参与讨论,如果在搭建过程中有疑问也欢迎留言,我会第一时间给你回复。-

参考资料

https://learn.lianglianglee.com/%e4%b8%93%e6%a0%8f/Kubernetes%e5%85%a5%e9%97%a8%e5%ae%9e%e6%88%98%e8%af%be/00%20%e8%af%be%e5%89%8d%e5%87%86%e5%a4%87%20%e5%8a%a8%e6%89%8b%e5%ae%9e%e8%b7%b5%e6%89%8d%e6%98%af%e6%9c%80%e5%a5%bd%e7%9a%84%e5%ad%a6%e4%b9%a0%e6%96%b9%e5%bc%8f.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