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器

通过执行 MONITOR 命令, 客户端可以将自己变为一个监视器, 实时地接收并打印出服务器当前处理的命令请求的相关信息:

redis> MONITOR
OK
1378822099.421623 [0 127.0.0.1:56604] "PING"
1378822105.089572 [0 127.0.0.1:56604] "SET" "msg" "hello world"
1378822109.036925 [0 127.0.0.1:56604] "SET" "number" "123"
1378822140.649496 [0 127.0.0.1:56604] "SADD" "fruits" "Apple" "Banana" "Cherry"
1378822154.117160 [0 127.0.0.1:56604] "EXPIRE" "msg" "10086"
1378822257.329412 [0 127.0.0.1:56604] "KEYS" "*"
1378822258.690131 [0 127.0.0.1:56604] "DBSIZE"

每当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条命令请求时, 服务器除了会处理这条命令请求之外, 还会将关于这条命令请求的信息发送给所有监视器, 如图 24-1 所示。

MONITOR

成为监视器

发送 MONITOR 命令可以让一个普通客户端变为一个监视器, 该命令的实现原理可以用以下伪代码来实现:

def MONITOR():

    # 打开客户端的监视器标志
    client.flags |= REDIS_MONITOR

    # 将客户端添加到服务器状态的 monitors 链表的末尾
    server.monitors.append(client)

    # 向客户端返回 OK
    send_reply("OK")

举个例子, 如果客户端 c10086 向服务器发送 MONITOR 命令, 那么这个客户端的 REDIS_MONITOR 标志会被打开, 并且这个客户端本身会被添加到 monitors 链表的表尾。

假设客户端 c10086 发送 MONITOR 命令之前, monitors 链表的状态如图 24-2 所示, 那么在服务器执行客户端 c10086 发送的 MONITOR 命令之后, monitors 链表将被更新为图 24-3 所示的状态。

BEFORE_MONITOR

AFTER_MONITOR

向监视器发送命令信息

服务器在每次处理命令请求之前, 都会调用 replicationFeedMonitors 函数, 由这个函数将被处理命令请求的相关信息发送给各个监视器。

以下是 replicationFeedMonitors 函数的伪代码定义, 函数首先根据传入的参数创建信息, 然后将信息发送给所有监视器:

def replicationFeedMonitors(client, monitors, dbid, argv, argc):

    # 根据执行命令的客户端、当前数据库的号码、命令参数、命令参数个数等参数
    # 创建要发送给各个监视器的信息
    msg = create_message(client, dbid, argv, argc)

    # 遍历所有监视器
    for monitor in monitors:

        # 将信息发送给监视器
        send_message(monitor, msg)

举个例子, 假设服务器在时间 1378822257.329412 , 根据 IP 为 127.0.0.1 、端口号为 56604 的客户端发送的命令请求, 对 0 号数据库执行命令 KEYS * , 那么服务器将创建以下信息:

1378822257.329412 [0 127.0.0.1:56604] "KEYS" "*"

如果服务器 monitors 链表的当前状态如图 24-3 所示, 那么服务器会分别将信息发送给 c128 、 c256 、 c512 和 c10086 四个监视器, 如图 24-4 所示。

monitors 链表

重点回顾

客户端可以通过执行 MONITOR 命令, 将客户端转换成监视器, 接收并打印服务器处理的每个命令请求的相关信息。

当一个客户端从普通客户端变为监视器时, 该客户端的 REDIS_MONITOR 标识会被打开。

服务器将所有监视器都记录在 monitors 链表中。

每次处理命令请求时, 服务器都会遍历 monitors 链表, 将相关信息发送给监视器。

参考资料

监视器

向监视器发送命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