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买方和卖方两大方面。

具体来说,即买方信用风险( 赊销风险):应收账款转让与受让是保理业务的核心,借款人与还款人分离是其与贷款区别的显著特征,是保理业务的关键风险。

卖方信用风险: 卖方客户通常作为国内保理业务的申请主体(定向保理除外),其信用状况的优劣,经营实力的强弱都会对保理业务产生重要影响。

a) 欺诈风险:客户为达到融资目的,在并无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是通过伪造变造发票、构建虚假合同等形式套取资金;

b) 拖欠风险:买方企业超过规定的信用期限付款使保理商无法及时收回融资款;

c) 坏账风险:卖方企业应收账款不能按照发生数额回收,转化为保理商的坏账风险。

法律风险

保理业务的最大特点就是获得融资方和最终还款人二者分离,银行不得不承受由于这两者分离所带来的风险。

从保理业务的整个过程来看,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 应收账款的合法性:即债权是否合法有效。若保理商受让了法律明文规定不得让与的应收账款,就会面临法律风险;

b) 合同瑕疵风险:如果买卖双方出现了履约瑕疵,很可能出现贸易纠纷,倘若保理商陷入此类纠纷,必将对保理融资的安全回收带来负面影响;

c) 转让风险:保理商未按照法律规定的“应收账款转让通知”方式操作,进而产生的法律风险。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a) 尽职调查阶段:在客户和应收账款的选择上,为有瑕疵的应收账款办理保理,缺乏对双方贸易背景真实性调查;

b) 操作设计阶段:在签订保理协议的过程中,由于保理协议内容不完善、条款不全面、约定不受法律保护等情况,导致在具体操作及后续的执行上出现困难;

c) 贷中管理阶段:对于受让的增值税发票、商务合同、提货单等单据,由于经办人员对单据审核不仔细不到位而造成假单据真融资的情况和其他违规行为;

d) 贷后回收阶段:保理商给客户融资后,经办人员忽视了对卖方应收账款的回收监督,使得客户将款项挪作他用,保理商融资款回收便会出现困难。

如何降低风险

做好尽职调查,严格把关交易对手

a)落实尽职调查的每一个环节,把好客户及业务准入关。关注交易双方的基本情况、信用记录和保理方案的选择是否合理等内容;

b)加强贸易真实性的审查和管理,防范保理业务欺诈。可以选择实地走访与调查、辅助非现场调查等方式。

结合保理业务提点,重视关键内容审核

a)加强应收账款真实性审核,认真梳理合同要素的逻辑性。重点审核合同的生效时间、标的物价格、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

b)做好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注意对账的技巧和方法,关注出现的差额及信息的一致性。

加强跟踪管理,及时化解风险

a)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密切监控保理资金的用途和流向,严禁资金进入股市、信托产品等风险项目;

b)加强应收账款专户管理,要求客户开立专用于应收账款回收的保理账户,并密切关注专户资金进出情况;

c)加强回款管理,保理商应建立专业化的专户联动扣款功能,防止客户挪用专户资金;

d)强化日常监控与风险预警,要定期开展客户检查回访,密切关注重大事项变更等风险事项;

e)加强风险保全措施,一旦发生风险预警应迅速做出反应,主动启动催收程序。

强化内部管理,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a)制定详细规范的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明确人员职责与风险政策;

b)建立并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和风险评估制度,定期评定制度和政策的有效性;

c)配备专职的法律人员,加强对合同内容、条款及履约合理有效性的审查;

d)加强业务培训,建立专业人才队伍,提高经办人员业务技能,规范操作行为。

如何识别隐性债务

隐性负债一般是指未在征信报告中体现出来的负债,通常包括:典当借款、民间借贷(高利贷)、亲戚朋友借款。

这些负债难以察觉,一是因为客户不愿意将高负债体现出来,二是这些负债皆不上征信。

上述隐性负债由于未在征信报告中体现,在借款人恶意隐瞒的情况下,调查难度非常大。

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非财务方法

1、了解借款人的行业情况

包括成本结构、行业平均利润、了解借款人与上下游客户的结算方式,结合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判断其借款需求的合理性,如果其根本就没有现金需求,那说明其借钱另有用途,要不是投资另外的项目,要不就是还以前的借贷等等。

2、面对面的交流,观察借款人异常

向其了解企业经营、资产、负债等情况,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注意观察借款人的言谈、举止、表情,看看其精神状态如何,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的地方。

聊一聊企业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财务报表尤其是我们的疑问重点向借款人询问。

如果客户欺骗问询,眼神往往会躲闪,注意观察是能发现的。

如果客户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往往精神状态不会太好。

另外,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套”借款人的话,很多隐性负债都是聊出来的。

3、与借款人的紧急联系人联系

通过与借款人的保证人及所留紧急联系人沟通,了解借款人的经营情况以及有没有对外借过钱。

4、通过借款人邻居、上下游客户、员工等走访发现有用信息

对于上游客户,要重点了解结算方式、账期、以往有无拖欠、对借款人应收账款数额、借款人口碑等,了解其赊销的数额(处于成本考虑,借款人如果能以赊销的方式从上游客户拿到货物的话往往不会去寻求民间借贷)。

对于下游客户,了解销售额、结算方式、是否存在赊销、账龄、目前账款数额、产品治疗等,综合判断借款人借款需求是否合理。

5、其他信贷机构也是重要的信息渠道

目前部分地区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已经组成联盟,一是形成黑名单共享机制;二是防止借款人多头借款。

信贷机构可以将客户的身份证号发给熟悉的同行,让其帮助查询是否有借款。

对于民间借贷而言,一个城市的民间借贷圈子往往不大,如果有心,通过圈子获得有用的信息并不难。

6、如果是企业借款人,注意了解财务人员变动是否频繁

一般来说,财务人员是不愿频繁更换工作的,如果财务人员变动很频繁,往往说明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有问题。

调查人员对此要给予必要的注意。

7、核实财产抵押

注意核实企业及企业主(关联方有必要的话也要调查)名下财产有没有抵押或质押给其他债权人,这里需要核实的重点是房产。

对此,可要求借款人提供其名下财产的证据,比如房产证、土地证、车辆登记证等,一定要求借款人提供原件,有必要的话到主管部门核查。

如果借款人拿不出来,又说不出合理的理由,或者理由一听就不靠谱,十有八九是在别的债权人手里。

8、注意了解借款人关联企业的情况

通过征信记录及工商查询等其他途径尽可能去了解借款人关联企业的情况,对于代持股份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注意。

对于借款人关联企业的工商信息和被执行信息必须查询。

9、查看信用报告末端的征信查询次数

如果客户最近1-3个月内征信查询次数过多,说明客户在这一段时间内一定有做贷款或者信用卡,作为信贷机构一定要谨慎对待。

10、与周边人员接触获取信息

和园区或写字楼保安和门卫聊聊天,没准也会有意外收获。比如问问有没有人过来讨过债。

11、互联网信息收集

通过法院网站、被执行信息网、裁判文书之类信息网站对客户及其关联方进行查询,看其是否涉及民间借贷诉讼纠纷或其他问题。

财务方法

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银行流水以及贷款卡信息,调查人员必须进行核实。

1、核实不合理的应付账款

“隐性负债”在财务报表中往往以其他应收账款、其他应付账款两个科目出现,且通常以“其他应付账款”的形式比较常见。

2、查阅企业明细账和银行对账单中整数大笔金额

企业正常经营的资金往来往往大额整数的比较少,而民间借贷往往以整数金额的形式出现,且往往额度比较大。对于有疑问的资金往来,可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关合同、财务凭证、出库单入库单等,并可向相关人员进行询问。

3、观察客户流水上面的扣款

对于固定时间固定频率(每个月/季度的固定日期范围内)的扣款调查人员必须要注意,发现此种情况一定要求借款人做出合理解释,如果借款人解释不清,这类支出属于民间借贷的可能性很大。

4、注意核实企业主及财务人员的个人卡

很多民间借贷走的是企业主或财务人员的个人卡(这两类人最常见),如果有可能,在了解其个人常用卡(通过其财务资料往往能发现)的情况下让其打印常用卡的银行流水并进行分析。

5、利用交叉检验和报表还原技术

所谓财务报表还原技术,是指尽调人员通过实地调查,以了解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交叉检验技术,对借款人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各种形式的交叉检验,将其中虚假的财务信息,根据交叉检验的结果还原为真实的财务信息,还原的财务报表可以作为信贷决策的依据,从而能更准确的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降低贷款欺诈。

分析企业借款需求是否正常、借款用途是否合理,假如企业信贷需求不正常,不排除隐瞒负债的可能。

商业保理业务

商业保理业务

还是这张图,简单来说就是卖方将货物卖给买方,卖方可将贸易过程中销售或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公司,再由保理商为卖方提供现金流提前用于采购、生产等,以避免应收账款产生到收回期间企业资金周转的难题。

商业保理业务的风险与解决办法

1. 企业风险

首先是买、卖双方信用风险。

国内商业保理业务,是根据买卖双方的应收账款来执行的,所以第一还款来源是核心企业(买方),若核心企业(买方)出现经营不善导致到期无支付能力,保理公司就会面临资金损失导致坏账。

若保理合同签的是有追索的情况下,可以向融资方(卖方)追索,要求无条件付款给保理公司。

所以买卖双方的企业信誉、实力状况是开展保理业务的首要风险。之前讲到企业评级和尽职调查,都是用来评估企业的情况来防范企业风险的。

其次是交易真实性风险。保理业务是根据应收账款办理,相对与流动资金贷款简单许多,如果买卖双方伪造虚假合同,伪造发票、一票多用等方式骗取融资,保理公司若不认真审核,极易导致坏账。

最后是上、下游企业关联交易风险。如果上下游企业之间互为关联方,一旦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成为买卖关系,则容易出现货款互抵现象。如此一来会加大应收账款资金回款的风险。

解决办法:

  • 严格规范并记录企业信息,做好企业基本信息审查工作,填写《尽职调查》报告,保证内容真实性(尽职调查报告内容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

  • 产品中接入工商比对功能,录入企业工商信息时,做工商信息比对工作,确保企业真实存在。

  • 定期提醒业务经理贷后检查,填写《贷后检查报告》,说明企业情况。

  • 录入发票信息时,接第三方做发票验真工作,确保发票真实性。

  • 融资申请阶段,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及时提醒企业相关人员业务进展。

  • 严格规范制定企业内部审查制度。

  • 贷款到期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及时提醒企业还款。

  • 逾期账户催收工作,未逾期客户提前进行温馨提醒。

保理人员审核风险

审查制度执行不力。

在保理业务办理中未能严格审核合同、发票等重要交易背景资料,从而出现虚假交易合同及瑕疵应收账款办理保理业务,导致保理预付款资金的落空,造成资金损失。

解决办法:

  • 定期培训业务人员工作专业性;

  • 设立多岗审查工作,一般至少4岗以上审查,实地业务考察,至少包含业务经理与风控经理2人或更多。

法律方面风险

保理业务实质是一种“债权”的质押,一旦债权本身或质押效力出现问题,会增加实现债权的难度或无法实现债权。

保理业务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转让风险,保理业务的核心是应收账款的转让,所以这个风险是最核心所在。

具体来说,风险点包括:

  • 应收账款是否合法;

  • 应收账款是否有其他权利限制;

  • 此应收账款是否经过多次转让。

解决办法:

(1)初期法务与产品应严格审查各类合同完整性,反复斟酌。

(2)签订保理合同时,至少需说明以下借款内容:

借款合同应具备下列条款:

  • 借款种类;

  • 借款用途;

  • 借款金额;

  • 借款利率;

  • 借款期限;

  • 还款资金来源及还款方式;

  • 保证条款;

  • 违约责任;

  • 当事人双方商定的其它条款;

  • 保理合同必须由当事人双方的代表,或凭法定代表授权证明的经办人签章,并加盖公章。签章的方式可以分线上电子签章和线下盖章,视企业接受程度来定,产品设计中 应- 保留以上两种签章方式。

  • 相关音频、视频、合同存证等,可通过司法机构、仲裁机构、公证处做处理。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

企业注册、新增人员、更改银行账户、签章等真实性问题。

融资企业(卖方)与保理公司签订合同前,容易发生不是企业自身发生的操作行为。

解决办法:

企业注册阶段,需要填写企业基本企业、上传证件照;法人信息、法人证件照;管理员信息,验证手机号、上传管理员证件照与公司授权委托书加盖公章。

企业每新增一名操作员时,必须上传公司的授权委托书加盖公章。

更换银行账户时,必须经过审核核实后才生效。

融资合同签章时,可设置多岗验证,多人同意后生效。

由于前期接触风控的机会不多,暂时就整理了以上需要严格把控的风控场景,后期会补全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拓展阅读

《商业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操作指引》

参考资料

【商业保理】保理业务潜在风险及防范

保理业务中的风控手段

《商业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操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