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关键概念:希望、练熟、重复、入门、精通、内化。

时间在惩罚愚蠢的时候,只能毫不留情。

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境界的唯一通路。

失望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得到如期的回馈。

任何工具都一样,一经熟练使用之后,都会被大脑“内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点滴的积累过后,自然能够摸索出掌握其他技能的路径。

所谓的希望,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

延伸关联:

《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弗兰克

思考

到目前为止,你真正掌握的、熟练的、甚至精通的技能是什么?掌握它的经历,对你后来习得其它技能有什么样的帮助?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帮助?

你之前一直想学但没学成的技能是什么?问问自己,当初练习重复次数够多吗?又,你是如何低估任务复杂度的?如果让你重新评估,你会做出怎样的判断?

你现在已经知道希望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了,那你是否应该花时间琢磨一下,琢磨出一套方法论,去保护自己的希望,是不是?

正文

技能就是一个人的装备,每多一个装备,人就更强大一些,所作所为就会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之上。

很少有什么技能是“闲技”,只要它能够与另外的技能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多维度竞争力”。

普遍认为是“闲情逸致”的“琴棋书画”,你仔细想想看就知道了,精通这些技能的人,把它们背后的思维模式拿出来做别的事情,一样是高手,甚至会“一上来就是高手”,做事的节奏感,看事的大局观,攻城掠地的战略与战术……

哪一样不是相通甚至相同的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可惜的一件事情就是:从来没有过“练熟”的体验。

不论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小技能,如果有过一次从笨拙到熟练的体验,想必就能极大程度上消除我们对于学习其他技能的恐惧。因为这种体验能够让我们平静接受开始时的进步缓慢,让我们期待练习后的熟练应用。

我记得过去曾经说过,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无法得到即时的反馈。而没有过“练熟”经历的人,对于即时反馈的渴望尤为强烈。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如果你过去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不如从今天开始为自己找一个目标。不论是学习一种乐器,还是体验一种运动,让自己体验一次通过练习慢慢熟练的过程。

有了第一次就能有第二次,一旦掌握了每次学习的必经过程之后,再去学习其他技能也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上个世纪 70 年代出生的人(比如我),长大过程中都听说过英语的重要性,也都学过(可惜学了十几年可能连门都没入过)……

绝大多数人从一开始就认定“其实学了也没啥用”;也有不少人将信将疑地“学”了一阵子,最后得出结论,“我就没有语言天分”;反正到最后,只有极少数人真正精通 —— 可事实上,英语这东西,也用不着“精通”,只要够用就行啊!后来呢?上个世纪 70 年代出生的人,在 90 年代大学毕业,那时候谁都没预见到再过 10 年,全国人民都有机会出国旅游!到后来真的自己也有机会出国旅游了,发现自己“只能跟团走”了,为什么?因为半句英语说不出来,不认识几个单词,自己走出去,是瞎子、是聋子、是哑巴,显得跟傻子无异。

可是,后悔来不及了 —— 时间在惩罚愚蠢的时候,只能毫不留情。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尴尬。

市面上有很多书,书名模板是,“…… 从入门到精通”,基本上都很畅销,换句话讲,就是买回去的人不少。

可实际上,坊间有另外一个戏谑,说这种书,其实是标题党,真正的书名模板应该是:“…… 从入门到放弃”。

那么,这到底是作者标题党的问题,还是读者自身的问题呢?

答案非常肯定,肯定不是作者标题党的问题,肯定是绝大多数读者的问题 —— 为什么?因为就是有读者最后真的学会了,真的学好了,真的精通了,尽管这些读者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 可问题在于,古今中外不是都一样的吗?

在任何技能上,从来都是只有极少数人最后达到精通的境界,最后能做到技压群芳的人,逻辑上讲都必然是极少极少数。

终究有些人走到了最后,可更多的人(比如那些最终觉得“然并卵”的读者)究竟错在哪里了呢?或者说,他们究竟差在哪儿呢?

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在于,他们低估了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

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境界的唯一通路。

卖油翁所说的“我亦无他, 唯手熟尔”,用今天的神经科学术语解释,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最终使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无关联的神经元之间,经过反复刺激之后产生了强关联”。至于重复需要多少次,因人而异;而关于“建立一个好习惯需要 XX 天”的说法,事实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事儿没有通则,就是因人而异。另外,也跟基础有关,同样是从头开始学弹吉他练习指法,钢琴师和建筑工建立同样模式的“神经元联接”,所需要的重复次数肯定有着天壤之别。

卖油翁的故事想必很多读者也都听过,而且类似“熟能生巧”的典故也并不罕见。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说:

道理我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

要知道: 不能真正践行的道理,其实不能算是真正懂得。

失望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得到如期的回馈。没有得到回馈之后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埋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另一种是反思自己的预期是否合理,如果存在偏差就及时修正。

虽然没有调查统计,但是我认为前者远远多于后者。即便通过日常的观察,也能对此大致有一个判断。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懂得了某种道理,但是却始终没有办法踏出第一步,那一定是某一个环节理解得不到位。

拿出自己的实际案例作一下对比,看看到底在哪方面出现了问题,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今天有很多人开车。从刚开始的笨拙到后来的熟练(开车这东西,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用不着“精通”)……

在这过程中,所有人都一样,能够体会到大脑的神奇力量 —— 到最后,大脑已经把那方向盘、那刹车和那油门(现在我开特斯拉,就没有“油门”了,只有“电门”)“内化”成了自己的“器官之一” —— 当你需要左转的时候,你完全是靠“条件反射”做完一切的,瞟一眼反光镜,脚踩刹车减速,方向盘以合适的速度左转合适的程度,转弯完成后略微松开方向盘让它自己“回轮”,在车头方向已经摆正的时候你又下意识地握紧方向盘,右脚从刹车早已恰当地松开,踩到油门(或者“电门”)上,逐渐加速…… 那方向盘就好像长在你的手上,那刹车、油门就好像长在你的脚上,完全是一体的。

任何工具都一样,一经熟练使用之后,都会被大脑“内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在大脑里,有一些原本不存在的神经元间联接形成并固化,直至无法消失。

更普遍的例子就是手机上的虚拟键盘。事实上,移动电话被智能化地变成大屏幕之后,手机早已经成了所有人的“身体器官”之一(你想想看,人们丢手机的频率都普遍下降了,因为“机不离手”)。刚开始的时候,你也许还要盯着虚拟键盘打字,现在呢?现在你基本上是想到什么按出来的就是什么…… 我把这个称为“工具的内化”,很神奇。

很多人小时候并没有养成什么兴趣爱好,是很吃亏的(究竟有多吃亏,他们一辈子没有机会体会到)。我自认很幸运,琴棋书画都沾了些边。刚开始弹吉他的时候,有些难度高的地方,感觉怎么弄都过不去(注意,那只是“感觉”而已),坐在那里生闷气,父亲看到了就乐,说,放慢一倍速度就简单了,然后重复很多遍“手指头就记住了” —— 这个说法我永远都忘不了,不是“你就会了”,不是“你就熟练了”。而是“手指头就记住了”!

后来我发现手指头确实能记住很多东西…… 比如,许多年后我在背单词的时候,经常是边看边读边敲键盘,结果,手放在键盘上,那一长串字母瞬间就飘了出来,可若是拿起笔想在纸上写出来,竟然要回忆半天才行!

记忆中比较深刻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初中的时候,有一天读课外书,“黄金分割”这个概念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然后我就想,要是我能凭直觉就能分出 0.618 这个比例就好了…… 于是我琢磨了一个练习的方法,找来一堆卡片;凭感觉画一条线,然后跟一张已经在 0.618比例处画好了线的卡片对比;反复画了一下午,“手指头就记住了” ,貌似“眼睛也记住了”,反正伸手随手一划,那条线基本上就是0.618 那个比例所在的地方;后来又换各种尺寸的卡片划着玩…… 后来这成了我跟同学炫耀的一个资本,算是“绝技” —— 可那只不过是重复没多少次的结果而已。

当然,那时候脑科学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很多科学解释尚未出现,所以我们这种人还没有清楚的概念去解释这种现象。

现在已经了然,其实那并不是“手指头记住了”,而是“神经元关联通过重复建成并固化了”,进而甚至会产生大脑将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内化”的神奇效果。

除了低估重复的必要次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使人们半途而废:

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

这句话其实可以理解为另一个版本:短期期望过高。

低估任务的前提,一定是希望自己通过少数的练习就能获得巨大的进步,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最终必将失望的原因,因为根本不可能。

我们每天的练习,一定会让自己成长。但是这些进步不可能非常大,有些甚至是你无法轻易辨别的,但是你知道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那些大脑神经元之间的链接也一定在建立,肌肉的记忆也必定在增强,这些都是每日的进步。

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个过程的人,才能真正抗过看似没有进步的平台期。

所以即便自己做不好,也不要随便说出“我可能不是这块料”这种话。相反你可以用“我只是暂时做不好”来安慰自己。

如果想明白所有的笨拙都是暂时的,内心的压力就会自然小很多,而我们也可以因此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做事本身,而不是一味地忧虑。

首先,任何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技能,基本上都是很多技能(或者说子技能)的集合;其次,大多数技能若是单拿出来,独立作用并不大,都需要与其它某个或者多个技能配合起来使用才能“效果惊人”。

这就好像学素描的时候,虽然只用一纸笔而已,但事实上有很多子技能。

比如,起码有这么两个:

画直线

画圆(圆又分为两种,正圆和椭圆)

任何一个擅长画素描的人,最初的几个月里,这三种线条都可能要累计画上几万次……

直到不借助任何工具单手执笔,“随随便便”就画出标准(或者比较标准、相当标准)的直线、圆圈与椭圆 —— 如此这般,他们能随手画出任何几何图形。

当然他们还需要更多的子技能,他们要研究透视学,他们要研究光影,他们要研究笔触轻重之间的微妙差异……

进而真正困难的地方不在于掌握某个单项技能,而是掌握多项技能的同时,再把这些技能配合起来使用

拿写作作为例子。写作这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那真的很难。

说它简单,那是在熟练之后 —— 其实,任何技能熟练之后,都是实际上很简单的;说它难,很难,是在尚未熟练之前,因为要有太多子技能需要学习需要熟练:观察、思考、表达、沟通、理解他人…… 然后还要把这些技能全部用上,还要恰如其分地用上,巧妙地配合 —— 你说能简单吗?

所以,很多人无论学什么都一样,很快就放弃了,事实上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重复”的次数差太远了,所以根本达不到神经元之间建立强联接的地步,当然也就没机会体验那种“内化”的神奇效果。可他们为什么总是那么快就放弃呢?

很简单,基于种种原因,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更别提熟练、精通任何一个技能!

有不少读者说自己没有坚持练习的技能,也不知道应该从哪方面开始着手。

其实我们这个专栏在过去的时间里,也给大家提供了不少可以用来练习的机会,其中之一就是:只字不差地阅读。

不要小看这一点,真正每天坚持用这个方法来读专栏的朋友一定有体会。不论是理解能力的提升,还是对于概念的掌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应该都有很多的改善。

我们刚才说过“时间惩罚愚蠢的时候,只能毫不留情”。但与此同时,时间在奖励心智的时候,同样也非常慷慨。

愿意和时间做朋友的人,愿意耐下性子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时间在回馈他们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吝惜,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到丰厚的回报。

不要一提到技能打磨,就把它想得特别高大上,其实我们在生活的很多细节中,都能找到可以提升的技能。

这样点滴的积累过后,自然能够摸索出掌握其他技能的路径。

同样由于之前并没有真正掌握过、更别提熟练、精通任何一个技能,所以,他们从来都不知道任何一个技能都最终是“复杂的集合体”,于是,总是倾向于低估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所以总是“拿着苍蝇拍打坦克”(不是“拿着大炮打蚊子”),你说失败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吗?

事实上,有过哪怕一次经历就好了,因为在那过程中,自己很清楚自己是如何从笨拙到熟练的,是重复了多少次才完成了“内化”的—— 于是,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显得”比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更有耐心……

不过,在这里,我觉得“耐心”这个词不太准。对于痛苦,大家都没有多少忍耐能力。

被描述为“有耐心”的人,更可能是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能看到希望;反过来,被描述为“缺乏耐心”的人,更可能是因为他们“绞尽了脑汁”也看不到半点希望。

所以, 是否“心存希望”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于是,“至少习得(熟练、精通)一个技能”,其实是所有人在任何技能的习得(熟练、精通)之路上的起点,也是他们最终能够到达重点的根本 —— 有过经验,所以有能力、有资格“心存希望”。

所以他们才能忍受自己的笨拙,忍受自己的低下,忍受(或者说抵制)各种各样浪费注意力的诱惑 —— 甚至干脆根本不需要忍受,因为心存希望,所以何必在意成长之外的任何东西?

也同样因为之前的经验,他们会有意识地呵护他们心中的希望,因为他们知道那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比命还重要 —— 没有了它,命有什么意义呢?

有一次,毕加索在咖啡厅里突然来了灵感,于是在餐巾上画了起来。

邻座有个女人看到了,觉得他画得真好!

几分钟后,毕加索咖啡也喝完了,准备走了,于是,准备扔掉那条餐巾 —— 那女人开口说,“能把那餐巾给我吗?我出钱买好了!”

毕加索说,“当然可以了,那你要支付两千美元。”

那女人懵了,“啥?!你画那东西只不过用了两分钟而已!” 毕加索回答道:“夫人,并非如此,那耗费了我 60年。”

哈,下面这一小段话,对我来说,也是玩笑也不是玩笑:

我这个专栏至少应该卖 2000 美元,因为每篇文章,都不是几分钟写出来的,都是二十多年才搞出来的东西……

话说回来,你现在知道什么最重要了吗?希望。

重新定义一下,什么是希望?

希望的通俗定义很简单,“ 相信明天会更好 ” —— 就这么简单。

当然,需要再精确一点的话,就是,“所谓的希望,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

这里的重点是,明天不会自动变得更好的,明天之所以能变得更好,是因为今天的行动,是因为今天用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

明天是否会变得更好,与今天那笨拙所带来的不适感(甚至自卑感)完全没关系,只要持续行动,一切都会改善的 —— 尽管还有运气因素;但若是反过来看,一旦放弃了行动,那么,明天变坏直接就是确定的,100%,没有任何例外。

我之前一直在强调,大家要多维度去打造自己的能力,这样除了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之外,还有另一个好处:从其他维度获得希望。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一个领域适用的技巧和方法,未必能够完全迁移到另一个领域,但是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之后的畅快感却是相似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大家应该多去培养点兴趣爱好。因为通常兴趣能够在你重复练习时,减轻你烦躁的感觉,一旦突破某个瓶颈期,马上就能感受到掌握技能带来的快感。

除此之外每天坚持留言,并且互相鼓励的这些战友,也能给我们提供巨大的希望。

这个专栏的各位读者,虽然彼此没有见过面,但却可能比那些天天见面聊天的熟人还要有感情。因为任何形式的情感,都比不上一起共同成长积累的战友情。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选择把所有的留言都公布出来。一方面能够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另一方面能够让所有人看到其他人的成长,让每个人都能切实地感觉到:我并不孤独。

让你升值的是什么?是“思考与行动” —— 对,就是我们每篇文章后面的若干问题之前的“标题”。

我们这个专栏的留言数也许是所有付费专栏中最多的 —— 换言之,某个意义上来看,付诸行动的人,在我们这个专栏的读者群里比例格外的高,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在这里有更多的人的明天会真的更好 —— 就这么简单。

若是我们的生命中真的有最宝贵的东西的话,那只能是“希望”这个东西 —— 它不仅重要,而且最重要,任何人在上下求索之后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它几乎是整个生命的意义。

然而,希望就好像是烛光,常常非常微弱,所以也需要你守护。只不过是一阵风来了,它就被吹灭了,怪谁呢?应该怪自己,那是你不对 —— 你的责任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它灭掉。

复习小贴士:

借着今天的问答,你可以回顾一下以下概念,强化知识体系的搭建:

预测:为什么说“不要短期期望过高,长期期望过低”?你可以回顾1月16日的文章。

定投:定投策略是我介绍过的最简单的安全投资策略,它就是不追求“即使反馈”的应用。你可以回顾2月13日的文章。

还记得出售时间之前的三条铁律吗?成长才是关键、重视价值忽略估值、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不妨回顾下7月29日~30日的文章,重新思考一下:这三条铁律你牢记并应用了吗?

当你在犹豫或者忧虑的时候,不要忘记你很有可能已经落后。1%之后都可能是落后,你可以查看9月12日的文章,理解什么是“落后”。

你不仅需要剔除“嘲笑”的概念,你还得看见别人的好才能获得新生。你可以查看11月14日的文章,回顾相关概念。

不用担心不被人理解,也不用怕做得不好。坚持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事就是成功,你可以查看11月21日的文章,回顾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

附加

失望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得到如期的回馈。没有得到回馈之后有丙咱选择:一种是埋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另一种是反思自己的预期是否合理,如果存在偏差就及时修正。

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无法得到即时的反馈。很多人并不是没有毅力,而是因为设定的目标本身就偏离了原有的路径。

时间惩罚愚蠢的时候,不光毫不留情,而且还会变本加厉。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可惜的一件事情就是:从来没有过“练熟”的体验。

不要短期期望过高,长期期望过低。

只要努力践行,不论起点如何,你都可以变得更好。

每个人都有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一个领域适用的技巧和方法,未必能够完全迁移到另一个领域,但是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之后的畅快感却是相似的。

构建多维度竞争力的时候,一维的突破很容易带动其他维度的成长,同时获得更多的希望。

你害怕别人这么看你,多半是因为你可能也会这么看别人。

老马小结

任何一个技能,都需要反复的练习。比如一万小时理论

任何一样事情,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反馈,才算是真正的有价值。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

chat

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Emil Frankl,1905年3月26日—1997年9月2日)是一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存在主义疗法的创始人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意义治疗法(Logotherapy)而闻名于世,该疗法强调个体在生活中寻找意义的重要性。

个人背景

维克多·弗兰克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并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和心理学。弗兰克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早期支持者之一,但他后来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纳粹集中营的经历

弗兰克最著名的是他在纳粹集中营中的经历。1942年,他和他的家人被纳粹逮捕并送往奥斯威辛集中营。在集中营中,他经历了极大的苦难和折磨,他的父母、妻子和兄弟都相继死去,只有他和弟弟幸存下来。

在集中营的经历对弗兰克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观察到,那些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人,往往是那些找到了生命意义的人。这段经历成为了他后来创立意义治疗法的重要基础。

意义治疗法

意义治疗法是弗兰克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强调个体在生活中寻找意义的重要性。弗兰克认为,人类的首要动机不是追求快乐或权力,而是寻找生命的意义。即使在极端的环境下,人们仍然可以找到生活的意义,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力量。

《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弗兰克最著名的作品,首次出版于1946年。这本书结合了弗兰克在集中营中的经历和他对心理学的深刻见解,阐述了意义治疗法的核心理念。书中,弗兰克讨论了人在极端困境中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以及这种意义如何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和痛苦。

晚年及影响

弗兰克在战后返回维也纳,继续他的学术和临床工作。他成为维也纳 logarithmic医学研究所的所长,并在1977年获得奥地利十字勋章。他的思想对存在主义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影响了全球无数读者。

弗兰克于1997年在维也纳去世,享年92岁。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成就,他的工作和思想继续激励着人们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总结

维克多·弗兰克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学术研究,提出了意义治疗法,强调生命意义的重要性。他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不仅是一本心理学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著作,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和意义。

一万小时理论 (重复)

一万小时理论是一个关于成为某一领域专家所需时间投入的概念,最初由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著作《异类》中提出,基于心理学家K. Anders Ericsson的研究。

该理论指出,要在某些技术性强、需要反复练习的领域成为专家,大约需要10年或10,000小时的刻意练习。

然而,这一理论并非适用于所有领域,也受到一些批评和限制。

理论的核心观点:

  1. 时间投入的重要性:一万小时理论强调了长时间投入对于掌握技能和成为专家的必要性。这对于那些技术性强、需要反复练习的领域尤为重要。

  2. 领域差异:不同领域对时间投入的要求可能不同。有些领域可能需要更少的时间,或者需要不同类型的努力。

  3. 其他影响因素:天赋、学习方法、环境、反馈机制等都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单纯的时间投入并不足以保证成功。

  4. 刻意练习:相较于盲目练习,刻意练习更强调有目标、有反馈、不断挑战极限的练习方式,可能更为有效。

批评与反思:

  • 天赋的作用:有些人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就,这表明天赋和灵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 学习方法与质量:时间投入需要与有效的学习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 个体差异:不同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不同,所需的时间也可能不同。

实际应用与启示:

  • 激励作用:一万小时理论对初学者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提醒他们坚持努力的重要性。
  • 全面理解: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除了时间投入,还应关注机遇、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其他方面。

结论:

一万小时理论提供了一个关于专家成长的框架,强调时间投入的重要性,但同时也需结合其他因素来全面理解专家的成长过程。

它是一个启发,提醒我们成功需要时间和努力,但并非唯一的标准。

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保持持续的努力,并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才是更为关键的。

参考资料

https://wealfree.apachecn.org/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