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入到长期主义的 11 级能力飞梯

返回首页
01
INPUT

输入(阅读 / 获取信息)

原料的质量决定后续一切可能

关键做法:

  • 高质量来源清单:书/论文/一线从业者/数据报告。
  • 问题先行阅读:带着 3 个问题进入文本。
  • 多通道输入:读书 + 听播客 + 观察真实场景。

小练习: 每周产出 1 页「读写联动」卡,记录观点→证据→反例。

02
NOTE

信息处理(笔记 / 管理)

让信息结构化、可复用、可检索
  • 卡片笔记:一个事实/观点/问题一张卡,原子化。
  • 连接与标签:主题 / 场景 / 方法 三向标签。
  • 知识库:每周重构目录,沉淀「索引页」。

工具提示: Obsidian/Notion + 双向链接;每条笔记必须可被引用。

03
LEARN

学习(技巧 / 方法)

从“知道”到“会用”的系统通道
  • 刻意练习:瞄准薄弱环,设计高频反馈回路。
  • 检索练习:闭卷回忆→对答案→修正笔记。
  • 跨学科迁移:为每个概念找 2 个跨域类比。
04
MEMORY

记忆与专注(保持)

把短时信息固化为可调用的长期记忆
  • 间隔重复(SRS/Anki):概念卡、题目卡、反例卡。
  • 记忆宫殿/联想法:为抽象概念绑定生动线索。
  • 专注系统:番茄钟 + 深度工作时段 + 干扰黑名单。
05
OUTPUT

输出(写作 / 表达)

输出倒逼输入,形成可验证的观点
  • 结构先行:金字塔大纲→段落主题句→证据链。
  • 可视化表达:图表/流程/框架图辅助叙述。
  • 发布节奏:周更长文 + 日更微输出。
06
TEACH

教育(教学相长)

把理解转化为能教清楚的能力
  • 费曼法:用中学生也懂的语言解释。
  • 启发式提问:由浅入深的 5 个阶梯问题。
  • 快速反馈:课后 3 问卷 + 即时纠错清单。
07
CREATE

创造(创新思维)

从复述到重构与原创
  • 逆向思考:从边界条件/反例切入。
  • 组合创新:跨域拼接形成新解法。
  • 问题重构:重新定义问题以发现更优目标。
08
APPLY

实践(应用 / 项目驱动)

用真实问题检验有效性
  • 项目化:以交付物为导向推进学习。
  • 最小可行:先做能跑通的最小版本。
  • 场景迁移:同一方法迁到两个不同行业。
09
FEEDBACK

反馈与反思(迭代)

每一次循环都要更好一点
  • 事后复盘:事实→原因→对策→复盘清单。
  • 外部反馈:同伴评审/导师点评/用户数据。
  • 元认知:识别自己的偏见与盲点。
10
ENV

环境(社群 / 导师)

让好环境抬高「平均水平」
  • 同伴效应:加入高密度学习圈子。
  • 导师制度:定期一对一校准方向。
  • 工具与环境:降噪、快捷键、自动化工作流。
11
MIND

心智(情绪 / 习惯 / 长期主义)

决定你能走多远的底层驱动
  • 习惯叠加:小步快跑 + 复利增量。
  • 情绪能量:睡眠/运动/冥想的能量管理。
  • 长期主义:10 年视角设定方向与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