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三级价值 运营增长:如何自驱营销活动和投放? 你好,我是小乔。

上节课我们讲到产品层面想要获得增长,就需要找寻差异化竞争力,并结合自身的优势构建壁垒。而当产品本身可以一定程度满足用户需求时,我们结合运营推广,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运营相关的职能,也同样随着行业的发展在更新换代,逐渐细分和深入。比如,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渠道运营、新媒体运营、社群运营、商家运营、创作者运营、行业运营、产品运营、活动运营等等。

那我们设计师在运营增长方面可以如何发力呢?我挑选了两个角度,适合设计师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细分的运营职能分工中,有一个角度在于,针对具体的用户类型、渠道类型、内容或者商品类型等方面做精细化运营,从而将普通用户逐渐转化为重度用户,我称其为“人货场”运营。

而另一个角度在于,当业务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可以提供不错的产品和服务时,该如何传达给用户,让用户与产品互动起来,甚至帮助我们形成推广扩散呢?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香味已经传播出去了,我们也要传播出去,让用户可以触达。针对这个角度,我们可以通过营销活动和广告投放来实现。

因此,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分析如何做好“人货场”精细化运营、营销活动和广告投放。

如何做好“人货场”运营?

“人货场”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电商行业,但我认为这个词的使用不仅限于电商行业,更适合于各行各业。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人货场”三个字的含义。

什么是“人货场”

“人”,指的就是各种类型的用户,根据不同维度的条件,用户可以被归纳为不同类型;“货”,就是不同类型的内容或商品;“场”,就是多样的场景。如下图中的举例所示:

你会发现,根据不同维度,可以拆分出多样的“人货场”。根据业务的发展重点,梳理不同的人群、内容/商品和场景,就可以针对性地满足需求,完成精细化运营。精细化运营,并不是指运营职能,而是针对细分的人货场去深度经营的意思,手段包含了产品设计、运营推广等各方面。

如何做好“人货场”

想做好“人货场”的设计,第一步就是找到我们的产品有哪些用户类型、内容类型和使用场景。第二步,就是针对这些“人货场”,按优先级投入资源满足需求。通过我们之前讲过的调研分析方法,比如用户画像、用户访谈、影随调研、数据分析等,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梳理,得出理想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案例,在多个商业课程中,都被高频提到。

有家餐饮店的明星产品是奶昔,店主想要进一步提升生意,于是就想着是不是应该把奶昔做得浓一点,加一些巧克力装饰,再配合打折促销。你觉得店主的做法能够达到预期吗?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利润提升。这其实也验证了我们在之前课程中学习过的“惯性思维误区”,在没有摸清楚关键问题时,就想当然地提出假设。

于是,他们只好找了咨询公司做战略优化。研究员在店内蹲点观察,记录了顾客的购买时间、陪同情况、就餐方式以及附加食品等,同时也对顾客进行了访谈,最终发现了两类用户的行为需求。

他们发现,在一天中,超过50%的顾客都是早上购买,并且只买奶昔,急匆匆地打包带走。因为这些用户需要开车去工作,一手握方向盘,一手拿食物。如果买其他类似百吉饼的食物,会把手弄脏,但是奶昔不会弄脏手,也不影响安全,甚至可以让无聊的车程变得有趣一些。那为什么不喝饮料呢?因为饮料喝了会饿,但奶昔比饮料饱腹。因此他们的需求是:开车时干净的、可以解闷的、同时有一定饱腹作用的食品。

而另一部分顾客,通常在傍晚或周末,买给他们的孩子。这些家长想要在对孩子说了一整天的“不”之后,买个奶昔,显示自己的通情达理。但是孩子们通常无法完成这份盛情款待,浓稠的奶昔对孩子们来说,吸吮困难,因此往往只吃了一半就丢弃了。因此他们的需求是:稀一点的、少量的、让孩子满意的食品。

那么,如果你是这个餐饮店负责增长的设计师,会如何用设计的力量推动增长呢?

一方面,针对开车上班的用户,我们可以优化迭代奶昔产品,在针对上班族的奶昔产品中,加上果粒,让用户在车上不仅可以用奶昔打发时间,还因为果粒,使车程更有趣,实现了体验爽点。

另一方面,针对家长用户,我们非但不该像店主那样把奶昔做浓,还应该把奶昔调稀,让孩子们容易吸吮,并且把容量改成一半,配上童趣的杯子包装设计。

因此,我们在做任何增长项目时,都不该无视用户和需求,而应该针对细分的“人货场”,进行精细化运营设计。再从产品功能、营销活动、团队架构、市场投放等全方位落实,按优先级优化。

比如,抖音要改变纯娱乐定位,同时希望吸引更多用户使用,就可以从尚未覆盖的用户画像、年龄层、地区等用户类型入手,梳理他们的需求。

比如有一类用户是学习型,希望通过碎片时间吸收知识,不想看到跳舞的小姐姐。此时从内容运营角度,就可以引入知识消费内容,发起更多知识类挑战;从创作者角度,需要给予创作者更多的流量扶持,让他们愿意入驻,形成我们之前讲过的UGC增长Loop;从产品功能角度,就可以把学习模块或频道页单独规划。抖音也确实如下图所示,从多角度做了许多运营动作。

你看,在这么多机会点里面,很少有我们设计师无法发挥价值的地方。机会点无处不在,可以通过我们之前讲过的用户旅程地图,将产品功能、触达方式、营销活动等全方位的机会点统筹梳理,按优先级落地。

如何做好营销活动?

在正式讲解之前,我们需要先抛弃公司的职能设置对设计师产生限制的刻板认知。因为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有职能长板同时综合能力强的员工,永远是稀缺资源。往前迈一步,总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设计师可以做的,远远不止活动KV和活动界面。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替代运营和产品经理的工作,而是去主动规划、提出机会点,带动相关的运营和产品同学一起发起项目。明白了这一点,设计师就不再是等着别人规划后只能画图的角色了。其实大部分时候,大家抱怨设计师被当作美工,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放在了下游的状态

那在三级价值的课程里,我们就重点探讨由设计师洞察机会点、发起营销项目、推动业务增长的方法了。

优先明确项目目标

许多设计同学一提到运营活动,第一反应就是构想KV风格和活动界面,要风格强烈、要情感化、要有趣……而忽略了项目本身的目标。其实当我们要发起运营活动时,首先要明确的是项目价值,而不是直接上手画界面。

大部分运营活动,核心目标都是围绕拉新获客、促活留存、引导作用来展开的。根据不同的项目目标,我们再拆解为具体的活动机制和风格样式。

目标1:拉新获客

通过分享裂变和社交互助的活动机制,起到拉新获客的作用。支付宝的春节集五福,就是为了拉新,拉“高龄用户”的新。许多高龄用户会选择微信支付,因为这是他们最熟悉的产品,红包转账也很方便。而通过集五福,就可以促进中青年用户为家中的老年用户注册支付宝,互相交换福字,参加集五福活动。这样的运营活动通常偏向几天到几周的短期形式

目标2:促活留存

通过利益点或游戏吸引力,让用户养成习惯,达到促活留存的作用。支付宝的蚂蚁森林、淘宝的淘金币、淘宝人生,都是为了促活留存。用户因为一些利益钩子或本身对这个游戏的兴趣,每天都会登录一下,甚至成为了长期的日常习惯。

目标3:引导作用

通过简易有趣的游戏,形成现象级传播,有效引导近期主推的功能。微信曾经在刚上线小程序功能时,上线了“跳一跳”的游戏,形成了广泛传播。你知道这个游戏的作用是什么吗?是为了教会用户,向下划动界面,就会进入小程序入口,是不是非常聪明?这样的运营活动通常偏向几个月或几年的长期形式

设计营销活动机制

当我们明确项目目标后,该如何设计营销活动的机制呢?网络上有很多营销和培养用户习惯的理论模型,虽然不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但不妨简单了解下。 福格行为:- **- 福格行为模型即B=MAP(之前是B=MAT),B是行为Behavior,M是动机Motivation,P是能力Prompt。简单来说,就是当用户具备充足的动机和完成该任务的能力时,通过提示来触发用户行动。举个例子,用户有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动机,用户有下载抖音和打开抖音的能力,那抖音发个能吸引到用户的推送消息,就能让用户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刷短视频。- **- HOOK模型:- **- 由触发、行动、酬赏和投入四步组成。通过内在或外在动机的触发,引导用户行动,通过多变的酬赏让用户保持猎奇和互动粘性,引导用户投入精神或物质成本,使其不愿意放弃,从而又进一步循环这四个步骤。为什么要用多变的酬赏呢?如果我们做个实验,有两个笼子分别养着鸽子,笼子A的鸽子,啄一下按钮就能掉下来一颗粮食,笼子B的鸽子,啄一下按钮不确定哪一次会掉粮食,实验证明笼子B的鸽子会一直啄按钮。- **- PBL模型:- **- 通过积分、勋章、排行榜,来刺激用户不断升级和竞争,通常用于游戏设计。“蚂蚁森林”、“微信运动”和“抖音直播打赏”的分数、级别、排行榜,其实都充分运用了PBL机制。- 也许你看完这些理论模型后,已经可以分析自己的营销活动了。比如一个活动,金钱动力很足,但用户点击进来没有参与就流失了,那很可能是因为游戏门槛太高,用福格模型解释,就是用户有“动机”,没“能力”。如果一个活动入口的浏览量很高,点击进入的人却很少,用HOOK模型解释,就是内在外在的动机都不足,难以“触发”。

但也有可能,在看完这些理论后我们依然没有思路。别担心,我为你整理了营销活动设计范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可以实操落地的设计思路。

通过观察市场上的运营活动,我们会发现,去除所有的样式外皮,大部分营销玩法的底层逻辑,都是利用钩子来引诱消费者参与,运用上瘾机制让用户反复参与,从而完成各种商业目标的转化。

让用户愿意来参与活动的钩子,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激励型,另一种是精神激励型

物质激励就是抽奖或折扣券。天猫在2021年618大促中做了“星秀猫”的营销活动,让用户可以云养猫,去除游戏外皮,本质其实是瓜分奖金;各大平台的抽盲盒活动,刺激用户不断做任务换取抽盲盒的机会,本质其实是抽奖的逻辑。这些都是物质激励。

而精神激励,往往是游戏本身十分有趣,可以将游戏“正当化”,或是激发用户的“攀比心理”。蚂蚁森林就是一种“正当化”玩游戏的方式,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为公益事业奉献力量。同时,它还有好友排行榜,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用户的攀比心理。微信的飞机大战通过每周好友排名,造成了现象级传播,也是运用了这个逻辑。

当有了利益或精神激励的钩子,也有了针对项目目标设计的分享、互换、逛页面、交易等任务,此时我们如果再加上符合用户喜好的外皮包装,就初步完成了一个营销活动设计。

我们用公式来表示:营销设计的底层逻辑=利益/精神钩子+任务机制+活动外皮

目前市面上的营销活动,往往是既有物质激励,又有精神激励的。并且随着营销活动的日渐成熟,运营活动框架已经形成了范式,通常上面一半是游戏,而下面一半是任务列表或任务入口。如下图所示,支付宝蚂蚁森林、天猫双11游戏、抖音春节活动、拼多多签到、淘宝淘金币等,都符合范式结构。这样的效果是,用户一边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或物质奖励,一边又可以帮助企业完成本次营销活动的项目目标。

营销活动根据上线时间,分为仅需要上线几周的短期型和持续上线几年的长期型。通常长期型带有促活留存的项目目标,需要持续监测数据表现,并保持更新机制的频率。互联网产品的功能总在快速地更新迭代,而运营活动更是需要高频地推陈出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新鲜感。

新鲜感 = 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 消费者认知和期待值

没有常青的游戏,只有不断创新的营销活动。长期型营销活动,当属蚂蚁森林最为成功,有正向的立足点和较为长青的用户粘度。起初在2016年,蚂蚁森林引导用户通过步行、乘坐公共交通来完成能量的积累和收集。随后,用户可以邀请好友并互相偷取能量,愉悦爽感和愤怒叫屈都会增加用户的社交价值。之后,用户通过种树,真的可以获得沙棘汁,体会了一把“把娃养大,娃有出息”的快感。因此,不断地迭代,才能让用户保持新鲜感,愿意持续留存。

在实操时,不管长期还是短期的营销活动,都可以采用范式结构。如果在游戏任务中还可以运用我们之前课程讲过的Growth Loops,效果将会指数级增长。比如天猫双11盖楼,通过用户的主动裂变来拉新促活。而长期型营销活动,需要不断更新迭代,通过每个阶段可以吸引用户的方式,在活动KV、游戏任务、奖酬等各个方面,保持新鲜感。

如何做好广告投放?

运营活动可以在不同时期加持业务目标,带来阶段性的显著增长,或长期的促活留存;而广告投放,在无法运用病毒式裂变、补贴增长和UGC内容传播时,往往是最高效的获客手段。

通常企业内会有独立的UG部门,承接各个业务提出的用户增长需求。UG中台会以低成本、高效率为目标,选择合适的投放渠道,制作广告素材。但往往由于中台的同学无法像业务团队那样了解业务,所以建议业务部门的设计团队,可以和UG中台的同学共同决策素材策略,并做好素材把控的工作。

如何得出投放策略呢?其实和我们做产品是类似的逻辑。核心指标是曝光量、下载转化、CPI、次日留存、7日留存、30日留存

首先,调研得出目标市场用户高频接触的渠道,比如国内是抖音、腾讯广点通等,海外相对发达的国家是Facebook、YouTube、TikTok等,海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FM、电视、纸媒、线下广告板等。假设我们产品的一些核心功能、节庆活动、利益钩子可以引起用户的关注,通过低成本的试验来测试不同素材的效果,经过数据对比后就可以知道什么主题可以使CPI最低、怎样的表达方式吸引用户下载等等。

举个例子,我团队曾经负责过一款海外社交产品。我们尝试了图片、视频、音频,尝试了不同的文案,尝试了高端调性和接地气风格,有直接演示App功能的方式,也有让用户来讲述产品优点的story telling模式,有试过男生为主和女生为主,也试过男女搭档的方式,最终在数据对比中,得出了素材测试结论。比如目标市场的用户最关注视频开始的前三秒,用户喜欢story telling的方式,无论男女用户都容易被美女封面的素材吸引点击等。

我将过往做投放素材测试的维度,整理在下图中,你可以根据自己项目的情况,制定更多维度的策略规划和测试。

今日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的用户、内容或商品、场景类型,做好精细化运营,并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通过营销活动和广告投放,进行对外传播,达到拉新、促活和引导功能的作用。仅仅依靠产品的自然增长,在激烈且窗口期短暂的商业环境下,是十分困难的,运营推广可以让效率指数级增长。

今天的小结,除了运营增长的具体方法外,我们也聊聊合作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推动运营活动立项,还是发起广告投放项目,都伴随着成本和ROI的计算。比如许多游戏化运营活动,是需要对接SDK的,游戏引擎由外包公司提供,此时就会产生成本;在活动机制中,用户参与互动,往往伴随着金币、奖品等奖励,这些也都涉及到成本开支;在广告投放中,许多App都是每周百万以上的开支,在立项和申请预算时,需要结合用户的LTV,算出ROI。

算数往往不是设计师擅长的事情,我们可以拉动财务、数据、运营同学加入我们,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共同讨论和推动落地。实现三级价值,自驱推动增长项目,并不是让设计师去“卷”其他职能,而是充分发挥自我所能,由被动承接转变为主动提出和推动。

我们始终要记住的是,从来没有公司规定过,设计师只能停留在下游。想要成为更有价值和话语权的角色,就需要更强的规划与推动能力,和更显著的项目影响力。

在下节课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制定品牌策略,在恰当的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品牌透传,在人口红利逐渐萎缩,人心红利逐渐放大的当今互联网行业,抢占用户心智,实现增长。

互动时刻

回顾你过往的工作,曾经负责的运营活动是否在上线一段时间后,数据就下滑了呢?你是如何优化解决的呢?你负责过的营销活动中,形成了现象级传播吗?

欢迎把你的经历和思考在留言区分享出来,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我们建立了一个读者交流群,欢迎你的加入!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也欢迎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一起学习。我们下节课见。

参考资料

https://learn.lianglianglee.com/%e4%b8%93%e6%a0%8f/%e5%a4%a7%e5%8e%82%e8%ae%be%e8%ae%a1%e8%bf%9b%e9%98%b6%e5%ae%9e%e6%88%98%e8%af%be/18%20%e4%b8%89%e7%ba%a7%e4%bb%b7%e5%80%bc%20%e8%bf%90%e8%90%a5%e5%a2%9e%e9%95%bf%ef%bc%9a%e5%a6%82%e4%bd%95%e8%87%aa%e9%a9%b1%e8%90%a5%e9%94%80%e6%b4%bb%e5%8a%a8%e5%92%8c%e6%8a%95%e6%94%be%ef%bc%9f.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