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是老马。
最近呢,又在断断续续地读《明朝那些事儿》。
觉得很有趣,但是每次总是没法坚持读完。
最后一页
以前有一个人,总是跟我说,“如果说这辈子是一本书,我真想翻到最后一页看一看。看一看结局到底是什么?”
我总是不以为然,“那该多无趣。人生不正是因为不知道明天所以才加有趣吗?”
“可是,我总是忍不住很好奇。很想看一看。”
“为什么呢?”
“我想知道,结局到底值不值得。知道后会安心些。”
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话题到这里就停止了。
大结局
我时常想作为人生呢,虽然知道结局是什么,我也不想直接翻到最后一页。
我总觉得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可是《明朝那些事儿》内容确实有点长,加上自己一直没法坚持看完,天天刷各种快餐视频,结局多次被人剧透。
我虽然有些气愤,又只怪自己没有耐心坚持看完,还怪得了别人?
我把结局的一小段放在下面,因为本文的内容将围绕这段进行展开。没看过的小伙伴建议收藏以后再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所以后面的话,是讲给那些不明白的人,明白的人,就不用继续看了。
此前,我讲过很多东西,很多兴衰起落、很多王侯将相、很多无奈更替、很多风云变幻,但这件东西,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
因为我要告诉你,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
现在你不明白,将来你会明白,将来不明白,就再等将来,如果一辈子都不明白,也行。
而最后讲述的这件东西,它超越上述的一切,至少在我看来。
但这件东西,我想了很久,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或是词句来表达,用最欠揍的话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然而我终究是不欠揍的,在遍阅群书,却无从开口之后,我终于从一本不起眼,且无甚价值的读物上,找到了这句适合的话。
这是一本台历,一本放在我面前,不知过了多久,却从未翻过,早已过期的台历。
我知道,是上天把这本台历放在了我的桌前,它看着几年来我每天的努力,始终的坚持,它静静地,耐心地等待着终结。
它等待着,在即将结束的那一天,我将翻开这本陪伴我始终,却始终未曾翻开的台历,在上面,有着最后的答案。
我翻开了它,在这本台历上,写着一句连名人是谁都没说明白的名人名言。
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最完美的结束语: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这句结束语,就像那首蓝莲花一样,人生是旷野,去追求自由一样让我们内心澎湃不已。
如何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此生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这句话看起来很短,但是要想实现,却可能很长很长。短的是一念之间,长的是一生实践。
在抵达这个目标的路上,至少有三座大山拦着我们。
现实
第一座大山,简单点可以说是钱。
我们每个人心底里都有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的豪迈,但是却少了点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的经济实力。
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富哥儿。
当然,写到这里不是让大家放弃,而是我们可以从徐霞客身上学习到的第一点。
如何在没钱的情况下,周游山川湖海?
徐霞客本身也不能算多有钱,大概相当于中产,每年出去玩个一两次还行的样子。
那么,又是如何做到可以多年玩耍的呢?
答案是省钱,也就是现在的穷游。
当然我因为没钱没时间,出去玩的不多,下面都是一些简单的想法。
也欢迎有经验的小伙伴,评论区留言。
1)交通费
我们想去一个地方,自然需要抵达,才能看到对应的景色。
徐霞客大部分都是靠步行,当然我们现在交通很发达,坐火车、骑行之类的也都是一种选择。
2)餐饮费
我们不是仙风道骨,不能只靠喝露水活着。
徐霞客出门基本是自带干粮,靠喝山泉水度命。当然,人家身体素质也过硬,扛得住。
这个我们也可以自带一些吃的。当然如果你的目标是当地美食,可以考虑吃上一吃,不留遗恨。
3)住宿费
徐老一般都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这个如果我们是房车旅游,睡在车上,基本不用太考虑。
一般也可以考虑一些物美价廉的旅馆凑合一下,最主要的是要注意个人安全。
4)门票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徐老的时代,还没有各种文旅,景点没有此路是我开,自然不用留下买路财。
现在的话,我们大概率这部分钱是躲不过的
5)导游费
徐老那个时代,最大的花销基本上是在导游费上。
那时候人生地不熟的,导游的费用是必须的。
这一点在现代要好得多,我们有地图导航,有旅游攻略,也基本是免费的。
如果你能过得了这一关,那么可以前往下一个关卡。
枷锁
“天天到处玩,游手好闲的,我看这辈子是废了。”
“年轻人,不应该找一个正当的事业吗?考编考公,实在不行,找个稳定工作。天天玩也不是个办法?”
“父母在,不远游。”
如果你每天都听到这样的话,你能受得了吗?能坚持的下去吗?
1)功名利禄
在徐老的时代呢,想出人头地,大概只有科举考试这一条路。
这里作者还说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徐霞客生前 90 年的祖上有人进京赶考,遇到一位同伴,也就是唐伯虎。
此人正是徐经,考试作弊,牵连了唐伯虎,二个人鸡毛功名没捞到。
徐经同志痛定思痛,对坑害了无数人(主要是他)的科举制度深恶痛绝,教育子孙,要与这个万恶的制度决裂,爱考不考,去他娘的。
看来要做到不入仕途,没点祖上血脉还真不行。
最主要的是要有父母家人的肯定。
2)游必有方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徐老当前出游四方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他的母亲也很支持他。
只是你我未必有这种运气。
有时候就算父母支持,看着父母的双鬓渐白,年事已高,不得已一声叹息。
而我们的一生,还会有多少这样的叹息呢?
自我
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
我们能否过得了自己这道坎?
诚如卢梭所言,L’homme est né libre, et partout il est dans les fers.(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如果我们只是去各地游玩,资金充沛,可能没什么。
如果是缩衣紧食,面对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我们能否坚持?
能坚持多久呢?
当然,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这里的方式也不单单是游山玩水,只是每一种选择都是类似的,我们大概率都要跨过面前的大山。
世人笑我太疯癫
唐伯虎出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一个商人家庭,家境殷实。他自幼聪慧过人,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文、书画。
唐伯虎早年立志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1498年,他在乡试中夺得第一名(解元),名声大噪,被视为科举的佼佼者。
然而,在1499年的会试中,唐伯虎因卷入“科场舞弊案”被牵连,不仅被剥夺功名,还被贬为小吏。
当然了,文人一旦仕途不如意,就开始寄情山水。书画方面成就斐然,尤其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画。他的画风清新洒脱,笔法细腻,被誉为“吴门四家”之一。
1514年,宁王朱宸濠(明朝宗室,后因谋反被诛)广招人才,唐伯虎因其才华被招入幕府。然而,唐伯虎很快发现宁王有谋反的野心,意识到自己可能卷入一场政治风波。
于是为了避免牵连,唐伯虎开始装疯卖傻。
他故意在公开场合胡言乱语,甚至赤身裸体地奔跑。砸毁宁王府中的器物,表现出完全失控的状态。在大街上公然调戏妇女,甚至吃自己的排泄物,以此证明自己真的疯了。
1519年,宁王起兵失败,被明武宗镇压,唐伯虎因早已离开而幸免于难。
唐伯虎离开宁王府之后,回到苏州后,选择在桃花坞隐居。
后来,也留下了我们大家熟知的《桃花庵歌》
1
2
3
4
5
6
7
8
9
10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当年明月
最近呢,有这样一张图。
这个人是谁呢?
2025年还活着、国内顶级作者、上过作家富豪榜、封笔多年:
姓名 | 上榜情况 | 封笔情况 | 备注 |
---|---|---|---|
当年明月 | 凭借《明朝那些事儿》系列多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 | 《明朝那些事儿》完结后未再推出新作,被认为已封笔。 | 完全符合条件,目前仍在世。 |
韩寒 | 凭借《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等作品多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 | 近年来主要以导演、赛车手身份活跃,文学创作大幅减少,但未正式宣布封笔。 | 部分符合,但未完全封笔。 |
郭敬明 | 凭借《小时代》系列、《幻城》等作品长期占据中国作家富豪榜前列。 | 近年来主要转向影视行业,文学创作减少,但未正式宣布封笔。 | 部分符合,但未完全封笔。 |
南派三叔 | 凭借《盗墓笔记》系列多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 | 近年来主要专注于IP开发和影视改编,文学创作减少,但未正式宣布封笔。 | 部分符合,但未完全封笔。 |
天下霸唱 | 凭借《鬼吹灯》系列多次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 | 近年来作品数量减少,但未正式宣布封笔。 | 部分符合,但未完全封笔。 |
简单统计筛选一下,当年明月(石悦)可以说是唯一完全符合条件的人选。
当年明月作为一位名利双收的作家,自然不缺名利。
要说为什么会疯,大概率真的和唐寅一样吧,无可奈何之举。
看到很多人惋惜说文人呢,就该远离仕途,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也许有的人希望自己是张居正,但是太难太难。
麦子熟了五千次,才出几个张居正?
大厦将倾,张居正力挽天倾也很难改变什么,最后的结局也不见得多好。
疯了也好,疯了也没什么不好。
当时明月在
不知道怎么收尾,就用一下晏几道的《临江仙》吧。
1
2
3
4
5
6
7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小结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欢迎点赞收藏转发一波。
我是老马,期待与你的下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