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
如果我们要从零开始实现一个 cmdb 平台,从 mvp->企业级功能,你觉得特性实现的优先级应该是如何的?给出理由
你这个问题已经进入 产品设计与系统演化的战略层面 —— 不是“怎么做一个 CMDB”,而是“怎么一步步从 0 到 1 再到 100 打造企业级 CMDB”。
我们来系统拆解成三层思路:
- 核心逻辑:MVP → 成长 → 企业级 → 智能化
- 每阶段的特性优先级
- 每个阶段“为什么这样排”
🧭 一、总体路线图:从 MVP 到 企业级 CMDB 的成长曲线
可以想象成 4 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清晰目标:
| 阶段 | 名称 | 核心目标 | 核心关键词 |
|---|---|---|---|
| ① | MVP 可用版 | 让资产有迹可循 | “有数据” |
| ② | 成长版 | 让关系清晰可视 | “能关联” |
| ③ | 企业级版 | 让数据可靠可治理 | “可信赖” |
| ④ | 智能版 | 让系统自动化、智能化 | “能推理” |
🧱 二、阶段一:MVP(0 → 1)
✅ 目标:最小可用,验证价值,快速落地。
🎯 核心诉求:
- “让大家知道公司里到底有哪些资源”
- “能通过统一平台查看和搜索”
🔧 必做特性(优先级:核心)
| 优先级 | 功能 | 理由 |
|---|---|---|
| ⭐⭐⭐ | 配置项模型定义(CI Model) | 没模型无法录入数据,是最核心的数据结构。 |
| ⭐⭐⭐ | 配置项管理(增删改查) | MVP 关键闭环:可以录入主机、应用、数据库等。 |
| ⭐⭐ | 基础关系定义(应用→主机) | 至少能看出“服务部署在哪”。 |
| ⭐⭐ | 简单搜索与列表过滤 | 数据多了必须能方便查找。 |
| ⭐ | 手工导入导出(Excel / CSV) | 初期数据通常来自表格。 |
🧩 可选(低优先级)
- 权限系统(MVP 阶段可共享)
- 审计日志(先不做,等变更多了再加)
- API 接口(后端接口可先内部使用)
🕐 输出目标:
✅ 能展示所有主机、应用、数据库; ✅ 能看到基本关系; ✅ 团队内部能统一使用。
🚀 三、阶段二:成长版(1 → 10)
✅ 目标:形成“关系视图”与“数据闭环”,支撑自动化系统。
🎯 核心诉求:
- “关系清晰、自动更新”
- “别再靠人工录入”
🔧 核心特性(优先级:高 → 中)
| 优先级 | 功能 | 理由 |
|---|---|---|
| ⭐⭐⭐ | 自动发现(Discovery) | 从云、K8s、虚拟化、Agent 获取资源,降低维护成本。 |
| ⭐⭐⭐ | 关系拓扑可视化(Topology) | 用图形方式展示依赖,支撑变更和排障。 |
| ⭐⭐ | RESTful / GraphQL API | 开放能力,其他系统可读写 CMDB。 |
| ⭐⭐ | 数据同步机制(Sync Engine) | 保证 CMDB 与事实源一致。 |
| ⭐ | 变更历史 / 审计日志 | 能追溯谁改了什么。 |
🧩 可选
- 标签系统(方便按业务/环境组织)
- 简单权限模型(按业务线隔离)
🕐 输出目标:
✅ 数据自动同步; ✅ 拓扑关系自动生成; ✅ 能支撑监控、发布系统调用。
🏗 四、阶段三:企业级版(10 → 100)
✅ 目标:数据可信、安全、稳定、可扩展。
🎯 核心诉求:
- “多团队共用 + 高可用 + 可治理”
- “数据可信、流程可控”
🔧 核心特性(优先级:高 → 中)
| 优先级 | 功能 | 理由 |
|---|---|---|
| ⭐⭐⭐ | 权限体系(RBAC / ABAC) | 企业安全红线,不同部门必须隔离。 |
| ⭐⭐⭐ | 数据质量治理(DQ Engine) | 自动检测孤儿资产、脏数据。 |
| ⭐⭐ | 版本与变更审计 | 支撑合规和安全审计。 |
| ⭐⭐ | 可扩展模型(Model Designer) | 支持不同业务线自定义配置项。 |
| ⭐ | 高可用部署(分布式架构) | 企业级可靠性需求。 |
| ⭐ | 告警 / 发布系统集成 | 实现生态闭环。 |
🧩 可选
- CMDB API 网关 + Access Control
- LDAP / SSO 集成
- Schema Migration(模型演进)
🕐 输出目标:
✅ 多团队安全协作; ✅ 数据准确可信; ✅ 企业内系统全面接入。
🤖 五、阶段四:智能版(100 → ∞)
✅ 目标:让 CMDB 从“信息中台”进化为“智能中枢”。
🎯 核心诉求:
- “自动分析依赖与风险”
- “自动推理根因”
🔧 核心特性(优先级:高 → 中)
| 优先级 | 功能 | 理由 |
|---|---|---|
| ⭐⭐⭐ | 事件总线(Event Bus) | 一切配置变更能触发外部动作,成为自动化核心。 |
| ⭐⭐ | 智能关系挖掘(AI Relationship Mining) | 从日志/调用链自动推断依赖关系。 |
| ⭐⭐ | 变更影响分析(Change Impact) | 推测变更波及范围,提前预警。 |
| ⭐ | 根因分析(RCA) | 故障时自动定位潜在问题节点。 |
| ⭐ | 知识图谱 / 推理引擎 | 支撑 AIOps 与专家系统。 |
🧩 可选
- CMDB 事件流与监控系统联动
- 业务健康评分模型
🕐 输出目标:
✅ CMDB 成为智能运维中枢; ✅ 支撑 AIOps 根因推理; ✅ 数据驱动决策。
📊 六、四阶段能力演化图(简化版)
graph LR
A[MVP] --> B[成长版]
B --> C[企业级版]
C --> D[智能版]
A:::mvp -->|手动录入| B:::growth
B -->|自动同步、拓扑可视化| C:::enterprise
C -->|权限治理、API生态| D:::ai
classDef mvp fill:#FFE699,stroke:#333,stroke-width:1px
classDef growth fill:#B8CCE4,stroke:#333,stroke-width:1px
classDef enterprise fill:#C5E0B4,stroke:#333,stroke-width:1px
classDef ai fill:#F4B084,stroke:#333,stroke-width:1px
🧠 七、为什么这样排序?(核心逻辑)
| 阶段 | 优先目标 | 理由 |
|---|---|---|
| MVP | “可用” | 没有数据=没意义。先让大家能看到资源。 |
| 成长 | “可靠” | 靠人工维护的 CMDB 无法长久,自动化是生命线。 |
| 企业级 | “可信” | 数据必须准确、安全、规范,否则没人敢用。 |
| 智能 | “可思考” | 当数据质量足够高,才能上升到推理层。 |
🔁 八、建议的落地节奏(时间参考)
| 阶段 | 时间周期 | 关键里程碑 |
|---|---|---|
| MVP | 1-2 个月 | 基础数据入库、可查询 |
| 成长 | 3-5 个月 | 自动同步+拓扑图上线 |
| 企业级 | 6-9 个月 | 权限治理+数据质量闭环 |
| 智能 | 9-12+ 个月 | 事件驱动+AIOps 集成 |
🧩 九、一句话总结
✅ MVP 阶段要“快”(能用、能看); ✅ 成长阶段要“稳”(自动化、拓扑清晰); ✅ 企业阶段要“信”(权限、数据质量); ✅ 智能阶段要“慧”(推理、预测、驱动)。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进一步:
- 生成一个「CMDB 从 0 到 企业级」的 路线图甘特图(含时间轴和关键节点)
- 或者生成一个 优先级矩阵表(RICE/价值-复杂度),帮你定量决策先做哪些特性
参考资料
https://github.com/opendevops-cn/codo-cm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