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 MVP 阶段的蓝图设计文档

好的,我们可以在 PoC 基础上升级到 MVP 阶段,MVP 阶段的重点是 验证业务价值和最小可用闭环,不仅仅是技术可行性,而是真正能被业务使用,同时为后续企业级扩展打基础。

下面是完整的 CMDB MVP 阶段蓝图设计文档


CMDB MVP 阶段蓝图设计文档

1.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CMDB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目标:在 PoC 成功的基础上,构建最小可用产品版本,实现核心 CI 管理、关系管理、查询和基础可视化,能够为业务提供实际价值,并验证企业级扩展的可行性。

核心价值假设

  • 核心业务资产可以通过 CMDB 被统一管理
  • 业务拓扑关系可视化能提高故障定位效率
  • API 可供上游系统(监控、发布、ITSM)消费
  • 数据治理和一致性机制可支撑后续扩展

2. MVP 范围与边界

范围 描述
CI 类型 主机(Host)、应用(App)、服务(Service)、数据库(DB)、中间件(Middleware)
关系类型 部署于(App → Host)、依赖(App → Service/DB/Middleware)、归属关系(CI → 业务单元)
数据源 云平台 API、现有 CMDB 数据库、监控系统、手工导入
核心功能 CI 管理(增删改查)、关系管理、API 查询、拓扑可视化、数据同步、基础数据治理
非 MVP 范围 高可用架构、多租户管理、复杂权限体系、高级智能化分析

说明:MVP 阶段的目标是 业务闭环可用,PoC 阶段的技术可行性已经验证。


3. 技术架构蓝图

3.1 架构概览

          +---------------------------+
          |        前端 UI            |
          |  - 拓扑可视化            |
          |  - CI 列表 / 搜索        |
          +-----------+---------------+
                      |
                      v
          +---------------------------+
          |       API 层 / 网关       |
          |  - REST / GraphQL        |
          |  - 请求路由/权限控制      |
          +-----------+---------------+
                      |
                      v
          +---------------------------+
          |      CMDB 核心层          |
          | - CI / Relation 管理      |
          | - 拓扑构建与递归查询      |
          | - 数据治理与校验          |
          +-----------+---------------+
                      |
                      v
          +---------------------------+
          |       数据存储层           |
          | - 关系型数据库(MySQL)   |
          | - 图数据库(Neo4j / JanusGraph)|
          +-----------+---------------+
                      ^
                      |
          +---------------------------+
          |      数据采集适配器       |
          | - 云平台 API              |
          | - 现有 CMDB / 监控系统    |
          | - CSV / Excel 导入        |
          +---------------------------+

3.2 架构说明

  1. API 层 / 网关

    • 支持统一接口供内部系统调用
    • 初步实现权限控制(读写控制)
    • 支持灰度路由和审计日志
  2. CMDB 核心层

    • CI/Relation CRUD 管理
    • 拓扑查询与可视化支持
    • 数据治理:字段完整性、关系完整性校验
    • 支持增量同步
  3. 数据采集适配器

    • 支持多个数据源
    • ETL / API Pull / Webhook 等多种模式
    • 增量与全量同步
  4. 存储

    • 图数据库存储关系(查询拓扑、依赖链)
    • 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属性与元数据
    • 未来可扩展存储层(分库、分片)

4. 数据模型设计(MVP 扩展)

4.1 CI 示例(扩展字段)

字段 类型 描述
ci_id string 唯一标识
ci_type string CI 类型(Host / App / Service / DB / Middleware)
name string CI 名称
owner string 责任人
status string 状态(Active/Inactive/Deprecated)
environment string 环境(Prod/Test/Dev)
metadata JSON 扩展信息(版本、IP、标签、业务线)
last_updated datetime 最近更新时间

4.2 Relation 示例

字段 类型 描述
rel_id string 唯一标识
source_ci_id string 源 CI
target_ci_id string 目标 CI
rel_type string 部署/依赖/归属
importance string 重要性(High/Medium/Low)
metadata JSON 扩展信息
last_updated datetime 更新时间

5. 核心功能清单(MVP)

功能 描述 验证目标
CI 管理 增删改查 CI 基本 CRUD 可用,属性完整
关系管理 增删改查关系 拓扑关系完整,查询正确
数据采集 多源自动同步 采集成功率 ≥95%
API 接口 REST / GraphQL 上游系统能调用,返回正确数据
拓扑可视化 可展示业务/应用拓扑 前端能显示 100~500 CI 节点
数据治理 完整性、依赖关系校验 异常 CI/关系报警
日志与监控 API 调用、数据同步 关键指标可观测(延迟、错误率)

6. 性能与规模目标

指标 MVP 目标 说明
CI 数量 1,000~5,000 支撑初期业务线
Relation 数量 5,000~10,000 拓扑关系查询可用
API 查询延迟 <300ms 单次查询 1~5 CI + 依赖链
数据同步频率 支持每 15~30 分钟增量 满足业务近实时需求

7. 风险与缓解

风险 缓解措施
数据源变化频繁 支持动态配置同步规则、增量同步机制
拓扑查询性能差 使用图数据库索引,优化递归查询
API 错误或调用异常 增加幂等性设计、重试机制
前端可视化复杂度高 只展示核心业务链路,支持折叠/分页

8. 团队配置与周期

角色 人数 职责
架构师 1 设计 MVP 架构、数据模型、同步方案
后端开发 2~3 API、数据存储、同步逻辑
前端开发 1~2 拓扑可视化、列表查询、仪表盘
DevOps 1 部署、数据接入、监控
产品/PM 1 功能需求、场景验证、用户反馈收集

周期:6~12 周,产出可供业务使用的 MVP 版本


9. MVP 成功标准

  1. 业务可用性

    • 至少一个业务线的 CI/Relation 能够被实际使用
    • API 接口可供监控、ITSM 等系统调用
  2. 数据可用性

    • 数据采集成功率 ≥95%
    • 关系拓扑完整性 ≥95%
  3. 性能指标

    • 查询延迟满足 <300ms
    • 数据同步延迟 ≤30 分钟
  4. 用户反馈

    • 核心业务线反馈“能用、能解决问题”
    • 收集改进意见,为企业级迭代提供参考

10. 输出交付物

  1. MVP 架构图
  2. 数据模型文档(CI/Relation 扩展字段与关系)
  3. 数据采集适配器代码与配置
  4. API 接口文档(REST/GraphQL)
  5. 拓扑可视化前端 Demo
  6. 数据治理与校验工具(基础报表/异常日志)
  7. MVP 验证报告(数据一致性、性能、用户体验反馈)

💡 总结

  • PoC 验证技术可行性
  • MVP 验证业务可用性
  • 企业级建设扩展:在 MVP 基础上增加权限、多租户、历史审计、智能化分析和大规模数据治理

MVP 是 CMDB 从概念到可用的关键阶段,必须保证业务闭环和核心场景可用,为企业级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