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D: 术语表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本系列文档中的专业术语,本附录提供了分布式限流领域常用术语的详细解释和定义。这些术语涵盖了限流算法、系统架构、性能指标、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供参考。
A
API网关 (API Gateway)
一种服务器,作为API的入口点,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并将其路由到相应的后端服务。API网关通常提供限流、认证、监控等功能。
自适应限流 (Adaptive Rate Limiting)
一种动态调整限流阈值的策略,根据系统实时负载情况(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响应时间等)自动调整限流参数。
B
桶容量 (Bucket Capacity)
在令牌桶算法中,令牌桶能够存储的最大令牌数量。当桶满时,新生成的令牌会被丢弃。
C
令牌桶算法 (Token Bucket Algorithm)
一种限流算法,系统以恒定速率向桶中添加令牌,请求需要消耗令牌才能被处理。桶可以存储一定数量的令牌,支持突发流量。
漏桶算法 (Leaky Bucket Algorithm)
一种限流算法,请求被放入一个固定容量的桶中,系统以恒定速率从桶中取出请求进行处理。当桶满时,新请求被拒绝。
固定窗口计数器 (Fixed Window Counter)
一种简单的限流算法,在固定时间窗口内统计请求数量,超过阈值则拒绝后续请求,直到窗口重置。
滑动窗口计数器 (Sliding Window Counter)
一种改进的限流算法,通过维护一个时间窗口内的请求记录,实现更精确的流量控制。
熔断器 (Circuit Breaker)
一种保护机制,当服务调用失败率达到阈值时,暂时停止调用该服务,避免故障扩散。
D
分布式限流 (Distributed Rate Limiting)
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的限流机制,能够跨多个服务实例统一控制流量。
降级 (Degradation)
当系统负载过高或部分功能不可用时,暂时关闭或简化某些非核心功能,保证核心功能正常运行。
E
事件驱动 (Event-Driven)
一种系统架构模式,系统组件通过事件进行通信和协调,响应外部或内部发生的事件。
F
限流维度 (Rate Limiting Dimension)
用于区分不同限流策略的属性,如用户ID、IP地址、API路径等。
限流粒度 (Rate Limiting Granularity)
限流控制的精细程度,可以是全局、服务级别、用户级别等不同粒度。
G
全局限流 (Global Rate Limiting)
在整个分布式系统范围内实施的统一限流策略,确保全局流量不超过设定阈值。
集群限流 (Cluster Rate Limiting)
在服务集群范围内实施的限流策略,协调集群内各节点的流量分配。
H
热点参数限流 (Hotspot Parameter Rate Limiting)
针对特定参数值(如热门商品ID)实施的精细化限流策略,防止热点数据导致系统过载。
I
令牌生成速率 (Token Generation Rate)
在令牌桶算法中,系统向令牌桶添加令牌的速度,通常以每秒生成的令牌数表示。
L
本地限流 (Local Rate Limiting)
在单个服务实例上实施的限流策略,不考虑其他实例的流量情况。
漏水速率 (Leak Rate)
在漏桶算法中,系统从桶中取出请求进行处理的速度。
M
监控指标 (Monitoring Metrics)
用于衡量系统性能和健康状况的数据指标,如QPS、响应时间、错误率等。
N
负载均衡 (Load Balancing)
将网络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实例的技术,确保各实例负载相对均衡。
P
预热 (Warm Up)
一种流量控制策略,在系统启动或恢复后逐步增加流量处理能力,避免瞬间高负载。
Q
QPS (Queries Per Second)
每秒查询数,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性能指标。
R
限流规则 (Rate Limiting Rule)
定义限流策略的配置项,包括资源标识、限流阈值、时间窗口、限流算法等参数。
Redis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
一个开源的内存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常用于实现分布式限流中的计数器存储。
资源标识 (Resource Identifier)
用于唯一标识被限流资源的字符串,如API路径、服务名称等。
S
服务网格 (Service Mesh)
一种基础设施层,用于处理服务间通信,通常提供流量管理、安全、监控等功能。
滑动时间窗口 (Sliding Time Window)
一种时间窗口模型,窗口随时间连续滑动,提供更精确的流量统计。
熔断降级 (Circuit Breaker and Degradation)
结合熔断器和降级机制的综合保护策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T
时间窗口 (Time Window)
限流算法中用于统计请求数量的时间范围。
触发次数 (Trigger Count)
限流策略被激活的次数统计。
U
用户透传 (User Transparency)
限流机制对最终用户的透明性,用户无需感知限流的存在。
W
等待队列 (Waiting Queue)
在漏桶算法中,用于暂存待处理请求的队列。
窗口重置 (Window Reset)
固定窗口计数器中,时间窗口到达后重新开始计数的过程。
X
协同同步 (Collaborative Synchronization)
多个分布式节点之间协调同步状态信息的机制。
Y
压测 (Pressure Testing)
通过模拟高并发请求来测试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过程。
Z
ZooKeeper
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协调服务,可用于实现配置管理、服务发现等功能。
算法相关术语
算法复杂度 (Algorithm Complexity)
衡量算法执行时间和空间需求的指标,通常用大O表示法描述。
原子性 (Atomicity)
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不会出现部分执行的情况。
一致性 (Consistency)
在分布式系统中,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间保持一致的状态。
可用性 (Availability)
系统在面对故障时仍能提供服务的能力。
分区容忍性 (Partition Tolerance)
系统在出现网络分区时仍能继续运行的能力。
系统架构术语
控制面 (Control Plane)
负责系统配置、策略管理和协调控制的组件集合。
数据面 (Data Plane)
负责实际处理用户请求和执行限流策略的组件集合。
高可用 (High Availability)
系统能够持续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减少停机时间的能力。
可扩展性 (Scalability)
系统能够通过增加资源来处理更大负载的能力。
容错性 (Fault Tolerance)
系统在部分组件出现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的能力。
性能指标术语
延迟 (Latency)
请求从发出到收到响应所花费的时间。
吞吐量 (Throughput)
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请求数量。
并发数 (Concurrency)
系统同时处理的请求数量。
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系统处理请求并返回结果所需的时间。
错误率 (Error Rate)
在所有请求中,失败请求所占的比例。
安全防护术语
DDoS攻击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通过大量恶意请求耗尽系统资源,使其无法正常提供服务的攻击方式。
CC攻击 (Challenge Collapsar Attack)
针对应用层的DDoS攻击,通过大量HTTP请求消耗服务器资源。
黑名单 (Blacklist)
被禁止访问系统的IP地址、用户ID等标识列表。
白名单 (Whitelist)
被允许访问系统的IP地址、用户ID等标识列表。
异常检测 (Anomaly Detection)
通过分析系统行为模式识别异常活动的技术。
配置管理术语
热更新 (Hot Update)
在不重启系统的情况下更新配置或代码的能力。
版本控制 (Version Control)
管理配置或代码变更历史的系统。
灰度发布 (Gray Release)
逐步向用户推送新功能或配置的发布策略。
配置中心 (Configuration Center)
集中管理分布式系统配置信息的服务。
监控运维术语
告警 (Alerting)
当系统指标超出预设阈值时自动通知运维人员的机制。
仪表盘 (Dashboard)
以图形化方式展示系统状态和性能指标的界面。
日志追踪 (Log Tracing)
通过日志信息追踪请求在系统中的处理路径。
根因分析 (Root Cause Analysis)
分析系统故障根本原因的过程和方法。
容量规划 (Capacity Planning)
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性能预测未来资源需求的过程。
云原生术语
容器化 (Containerization)
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打包到容器中的技术。
Kubernetes (K8s)
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用于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
自动扩缩容 (Auto Scaling)
根据系统负载自动调整计算资源数量的机制。
无服务器 (Serverless)
一种云计算执行模型,开发者无需管理服务器基础设施。
微服务 (Microservices)
一种架构风格,将应用程序构建为一组小型、独立的服务。
本术语表涵盖了分布式限流系统涉及的主要概念和术语,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部分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和补充。建议读者在阅读本系列文档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和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