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mongodb/redis/neo4j 如何自己打造一个 web 数据库可视化客户端?
前言
最近在梳理运维平台的相关东西,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大家都嘲笑说,程序员擅长给自己挖坑。
但是发现运维研发尤甚,擅长创建自动化运维平台,把自己的工作需求干掉。
是否是工具平台越强大,研发反而越可能失去职位呢?
下面 3 个点大概是比较乐观的点,但是个人感觉其实不那么乐观。
毕竟我们今天的岗位也是技术的产物,被技术消灭也没什么好说的,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寻找新的位置。
-
自动化不等于消除需求
-
运维平台和工具本身需要不断创新
-
运维研发人员的角色转变
1. 自动化不等于消除需求
-
更高层次的工作:虽然自动化工具和平台确实能替代很多重复性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运维研发的工作会消失。相反,运维人员的角色会从执行层面转向更高层次的工作,包括平台的设计、优化、故障排查、策略决策等。工具和平台的研发人员依然需要参与到系统架构的设计、性能优化、自动化流程的设计以及智能化运维方案的制定中。
-
技术的不断进化:随着运维平台越来越智能化,运维人员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操作员”,而是更像是技术架构师和问题解决者。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工具来应对新的挑战,如何对平台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
2. 运维平台和工具本身需要不断创新
-
运维平台的研发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业务复杂度和技术堆栈的不断增加,运维平台需要进行持续更新和扩展。例如,自动化和智能化运维平台仍然无法完全解决一些复杂的系统异常、性能瓶颈、跨云架构、微服务通信等问题,运维研发人员仍然在这些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发新的工具、技术和解决方案。
-
新的运维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微服务架构、容器化、分布式系统等现代技术,运维的难度和复杂性并不会简单下降,反而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平台工具的研发人员依然需要解决很多新的技术问题,如微服务的全链路监控、分布式事务的处理、无状态服务的自动化管理等。
3. 运维研发人员的角色转变
-
从运维到开发:自动化和智能化会使运维工作更加高效,但同时,也让运维研发人员的角色发生转变。许多运维工具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会要求运维人员具备更多的开发能力,能写出自动化脚本、开发自定义的工具和平台,以及参与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开发。这实际上是一个技术技能的提升和转型,不是简单的“失业”问题。
-
DevOps与全栈运维:运维人员和开发人员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随着DevOps文化的推行,运维人员更多地参与到开发流程中,掌握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等技术,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运维人员的职责不再局限于“守护服务器”,而是参与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甚至是产品的设计和优化。
Step1: 初期平台建设
DevOps 研发团队,通常会开发和支持多个平台和工具,旨在提升软件开发、部署、监控、维护等环节的效率和质量。
平台类型 | 常见工具/平台 | 功能和特点 |
---|---|---|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 (CI/CD) | Jenkins, GitLab CI, Travis CI | 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提升发布频率和软件质量,支持与代码仓库集成 |
自动化运维平台 | Ansible, Chef, Puppet, SaltStack | 自动化配置管理、应用部署和系统维护,减少手动操作和人为错误 |
日志管理和分析平台 | ELK Stack (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 Graylog, Splunk | 实时收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日志,帮助问题定位和性能监控 |
监控和报警平台 | Prometheus, Grafana, Zabbix, Nagios | 实时监控系统性能、应用健康状态,生成告警,帮助发现潜在问题 |
容器化和编排平台 | Docker, Kubernetes, Docker Swarm | 管理容器化应用,进行部署、扩展和管理,Kubernetes广泛用于微服务架构 |
云平台管理工具 | AWS, Azure, Google Cloud Platform | 跨多个云平台的资源管理、自动化部署、负载均衡和扩展,提供可视化管理界面 |
网络和安全管理平台 | Wireshark, NSS Labs, Snort | 监控网络流量,识别网络安全威胁,帮助网络诊断和安全事件响应 |
基础设施即代码 (IaC) | Terraform, CloudFormation | 通过代码定义和管理基础设施,支持版本化、回滚和团队协作 |
故障恢复与备份平台 | Veeam, Commvault | 自动化备份、灾难恢复和数据恢复,确保系统和数据在故障时能快速恢复 |
服务发现与API网关平台 | Consul, Zookeeper, Istio, Kong, Nginx | 服务发现和管理微服务架构中的通信,API网关用于流量控制、身份验证和日志记录等功能 |
Step2: 中期服务打磨
如果第一阶段的建设完成,接下来就是打磨我们的服务了:
在平台建设后应持续关注系统稳定性、可用性、性能、安全性及持续改进。
步骤 | 重点内容 |
---|---|
1. 平台集成与流程自动化 | - 集成现有平台,形成自动化运维流水线(如CI/CD与Kubernetes集成)。 - 使用工具(如Ansible、Terraform)自动化基础设施管理,减少人工干预。 |
2. 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设计 | - 实现冗余架构、负载均衡、数据库复制等,避免单点故障。 - 设计灾难恢复(DR)策略并定期测试。 - 考虑多区域/可用区部署提高容灾能力。 |
3. 持续优化与性能监控 | - 深度分析和调优系统性能(如CPU、内存、网络带宽)。 - 采用自动化的弹性伸缩策略,应对流量波动。 - 做好容量规划,提前准备应对未来需求。 |
4. 安全性提升 | - 实现细粒度权限控制和身份认证机制(如OAuth、LDAP)。 -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合规检查。 - 建立漏洞管理和应急响应机制。 |
5. 日志和监控的精细化管理 | - 统一日志管理,通过ELK Stack分析日志。 - 设置合适的监控阈值和告警优化,减少假警报。 - 使用可视化工具(如Kibana、Grafana)展示系统健康状态。 |
6. 服务级别协议 (SLA) 和指标管理 | - 与业务团队定义SLA指标(如可用性、响应时间)。 - 持续监控SLA表现,及时调整。 - 自动生成性能报告,评估服务质量。 |
7. 版本管理和回滚机制 | - 制定版本控制和回滚策略,支持快速回滚到稳定版本。 - 采用蓝绿部署或灰度发布策略,减少发布风险。 |
8. 团队协作与知识共享 | - 确保跨团队沟通流畅,及时解决问题。 - 对系统架构、流程等进行文档化,建立知识库以便知识共享。 |
9. 容器化与微服务管理 | - 引入微服务治理平台(如Istio、Linkerd)管理服务间通信。 - 通过Kubernetes管理容器资源和自动伸缩。 |
10. 定期回顾和技术债务管理 | - 定期进行平台回顾,优化现有流程,适应技术和业务需求变化。 - 评估和消除技术债务,保持系统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Step3: 创新、推动业务的发展
十年磨一剑 锋刃未尝试
团队后期应聚焦于创新、技术前瞻性、智能化自动化、跨团队协作和业务价值提升,推动技术和业务的持续发展与转型
步骤 | 重点内容 |
---|---|
1. 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 | - 引入AI与机器学习,智能分析日志与监控数据,预测故障,优化资源配置。 - 构建自动化决策系统,实现自动资源调整和自我修复。 - 推动DevOps文化,促进开发与运维的紧密合作。 |
2. 全栈数据驱动运维 | - 使用Jaeger、Zipkin等工具实现全链路追踪,优化业务和运维过程。 - 利用Apache Flink、Kafka Streams进行实时数据分析,自动优化资源分配。 - 基于行为模式和趋势分析进行智能报警与故障预测。 |
3. 多云和跨平台管理 | - 构建混合云或多云架构,实现资源优化与故障恢复。 - 使用统一管理平台(如CloudBolt)减少跨平台管理复杂性。 - 深度融合云原生技术,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
4. 边缘计算和IoT运维 | - 构建边缘计算平台,降低延迟,提高性能,适用于物联网和智能硬件。 - 管理大量IoT设备,实现远程监控、配置与故障预测。 |
5. 微服务架构深化与服务网格 | - 使用Istio等服务网格管理微服务间的通信、安全、流量等。 - 通过服务网格智能调节微服务流量,确保系统最优状态。 |
6. 跨团队协作和文化塑造 | - 促进技术团队持续学习和创新,举办技术活动。 - 提供全员DevOps培训,推动跨职能团队的高效协作。 |
7. 系统化的自动化测试和质量保障 | - 完善自动化测试平台,涵盖多种测试类型(单元、集成、性能等)。 - 通过AI自动化测试框架提升测试效率和质量保障能力。 |
8. 性能、成本和可持续性优化 | - 使用云原生成本优化工具分析和优化云资源使用,减少支出。 - 推动绿色运维,优化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 |
9. 开源贡献与生态建设 | - 将自研运维工具开源,参与开源社区,提升技术影响力。 - 建立健康的运维生态系统,促进技术发展与创新。 |
小结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欢迎点赞收藏转发一波。
我是老马,期待与你的下次相遇。
随笔
mongodb/redis/neo4j 如何自己打造一个 web 数据库可视化客户端?